云南城投拟大手笔收购成都会展 释疑高负债担忧
释疑高负债担忧
在当天举行的重组说明会上,中国证券报记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出了疑问。公司财务总监杨明才坦承,“随着近年来上市公司快速发展和战略转型,区域布局越来越广,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资产负债率升高”。
杨明才表示,最近几年,公司通过负债储备了一些优质项目,待开发的储备土地大概5000多亩;还有部分通过并购持有的经营性优质资产100多万平方米。“负债所投向的资产应该比较优良”。
杨明才表示,公司拥有足够的融资能力抵御高负债带来的风险。“得益于大股东城投集团的支持,我们在融资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融资渠道比较广泛,为公司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目前通过银行金融机构获批的授信大概还有四百多亿元储备,财务方面比较安全。”
杨明才称,公司希望注入优质资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基于资产负债率偏高的现实,一方面响应"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另一方面大股东承诺同业整合,消除同业竞争,把成都会展装入上市公司。这也是解决高负债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城投今年以来频频大手笔出手收购。12月11日晚,云南城投公告称,拟以不高于53121.45万元的价格收购控股股东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广东云景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90%的股权及3.98%的出资权。此前,云南城投更是耗资26亿大手笔收购了银泰旗下8家子公司部分股权资产。
与频频收购相对应的是,云南城投的资产负债表并不好看。根据财报数据,云南城投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5.22%、87.64%、89.22%。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为818.68亿元,负债738.49亿元,负债率超过90%。
加快转型升级
通过频繁收购银泰等资产,云南城投的资产端快速壮大。财报数据显示,截至前三季度,云南城投总资产约818.69亿元。如果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公司体量将进一步增大。
不过,市场对公司飞速发展存在担忧,资产整合以及长远发展规划受到关注。在重组说明会上,投服中心以及多家媒体都对收购标的盈利能力以及后续整合发展提出了疑问。
根据公告,云南城投此次重组的发行股份和配套募资的发行股份均有相应的锁定期,分别是36个月和12个月。同时,云南城投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邓鸿、赵凯和刘杨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成都会展三年盈利承诺期内累计实现净利润合计约为63亿元。如果标的资产在盈利承诺期间的实际净利润数总额未达到承诺的净利润数总额,则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邓鸿、赵凯和刘杨应按照约定向云南城投补偿实际净利润数与承诺净利润数的差额。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1-8月,成都会展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16.45亿元、10.9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8786.57万元、2.61亿元、1.85亿元,合计约为5.34亿元。
独立财务顾问招商证券(600999,股吧)项目负责人王鹏对此表示,本次业绩承诺是依据标的资产的土地储备,合理的房地产开发计划以及现在持有的持有性物业,会展、酒店这些对外经营取得收益,严格遵循历史业绩以及历史的土地储备而进行合理预测。
王鹏表示,此次业绩对赌方涉及云南城投集团以及原成都会展的自然人股东,城投集团持有成都会展51%股份,也是本次业绩对赌最大的对赌方,各方对完成利润信心充足。
对于后续业务的整合发展,云南城投及相关方表示,成都会展拥有房地产开发和酒店及会展的经营业务两个主要业务。在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目前成都会展的土地储备总共有3900多亩地,主要位于成都天府新区。近两年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较大增长,价格一路走高。酒店和会展经营业务方面,一直是成都会展稳定的收益,会展属于经营稳定的业务,每年大概有7亿到8亿元收入,可以贡献2亿多元的净利润。成都会展在现有的项目基础上,多个项目将逐步签约,土地储备增加将进一步夯实成都会展的盈利能力。
对于后续的整合和发展计划,云南城投董事长许雷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云南城投在云南适合康养的地方,包括昆明周边的几个地方,以及大理、腾冲、西双版纳,都布局了相关康养项目,将立足云南,把云南的康养地产作为重要的战略聚焦定位;同时,以会展会议业务为核心,拓展新的品牌,打造新的模式,创造新的盈利模式。(记者 徐金忠 实习记者 孙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