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消费世界第一 价格杠杆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价格能否挡住青少年和低收入人群买烟?
据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姜垣介绍,控烟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减少青少年和低收入人群的吸烟率,价格上涨对这两个群体的影响作用更大。
但从上面的例子来看,从价税对低端香烟价格影响微乎其微,使得低端香烟的主要消费群体——低收入和青少年“烟民”支付能力很难降低。
低收入人群和青少年历来是我国控烟的主要目标人群。在姜垣看来,吸烟本身对这两类人群伤害较大,控制了这两个群体,也就控制了烟草引发疾病的主要源头。
郑榕的研究报告显示,低收入群体的吸烟率普遍高于高收入群体,农村居民的吸烟率普遍高于城镇居民。
多年支持控烟的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告诉记者,他的调研显示,中低档卷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取了大部分贫困地区较高的卷烟消费,全国农村人口年收入用于卷烟消费占比达到17.3%,远高于城市的8.8%。“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高吸烟率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胡鞍钢说。
另外,2亿多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吸烟率也普遍高于非流动人群,且更容易出现与此相关的疾病和医疗支出。
郑榕称,全球经验表明,提高烟草税能够有效减少烟草使用,并减少公共健康和卫生支出。因此,通过税收的形式提高卷烟价格,从而降低这部分群体的支付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中国烟草税政策的重点应以降低卷烟的可支付性为目标,即从价格调控转换至支付能力调控,让提税后的价格增加高于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率之和。”郑榕建议。
烟草大国! 难以承受的代价
在烟草领域,中国拥有多项世界第一:最大烟草消费国,消费了世界烟草的三分之一以上,超过了从第2位到第28位国家的总和、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3.16亿)、男性吸烟率最高(52%)的国家之一、人均吸烟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受二手烟伤害人口最多的国家。
因吸烟给烟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共识。胡鞍钢为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640万例死亡与吸烟有关,占总死亡人数的11.5%。全球一半以上因吸烟致死的死亡人数集中在中国(180万)、印度(74万)、美国和俄罗斯,因吸烟引起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约有138.4万,远超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
烟草带来的经济损失亦颇为惊人。世卫组织公布的报告《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显示:2014年,治疗烟草相关疾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530亿元,间接损失约为2970亿元,两者相加累计占中国当年卫生支出的10.59%。
“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烟草归因疾病负担的高峰,成为威胁中国人口健康的最大人为因素。”胡鞍钢说。
据姜垣介绍,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全国20多个城市发布了全面禁烟的规定,但是所覆盖的人口范围不足10%,还远远不够。她认为需要通过价格、税收的方式来提高卷烟消费者的门槛。
但是也有相关人士担心,目前中国的控烟力量太薄弱,没有足够的能力展开有效的工作。而烟草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很难积极主动控烟,这是目前国内提高烟草价格和控烟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