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制造将迈向中高端 共享经济将贡献2300亿美元

中国经济网   2018-01-02 09:17

  直接融资比例提升,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制造业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与其融资成本大幅降低存在关联。

  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2017年,A股制造业共迎来331家公司挂牌交易,比2016年148家增加了183家,增幅达123.65%。331家公司首发募资1644.62亿元,比上年的725.70亿元多出918.92亿元,增幅为126.63%。

  整体而言,2017年A股共有748家制造业公司实施股权直接融资(不含股权质押),比2016年的671家多77家。直接融资形式多样,包括IPO首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等。

  2017年,748家公司直接股权融资达到7977.43亿元,略低于2016年的8423.1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去年直接融资略有下降的原因中,主要是定向增发募资金额有所下降。去年,336家实施定增募资,比2016年的471家少了135家。额度方面,去年定增募资5359.28亿元,比2016年的7102.85亿元少1743.57亿元。

  不过,在发行可转债、可交换债方面,去年比2016年的规模均有上升。2017年可转债、可交换债规模分别为195.95亿元、663.13亿元,均高于2016年的98.71亿元、417亿元。

  公司债方面,2017年制造业公司发行公司债257只,占发行总数的14.69%,而2016年发行341只,占总数的12.10%。发行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比重增加。

  北京一大型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2016年定增募资金额较高,源于并购重组较多,其中不乏2015年获准的定增。2017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对定增进行规范,一些忽悠式重组、过度募资等大幅减少。此外,疯狂的公司债发行也走向规范。这样一来,相较2016年,2017年的定增数量、募资额度及公司债发行规模有所减少。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调整后,直接融资比例提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得到缓解,且企业财务更稳健、结构更合理。

  制造业回暖,超30家企业聚焦主业

  与10年前蜂拥进入地产领域不同,如今,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逐步放弃地产聚焦主业。

  上月18日,东旭蓝天公告称,拟将旗下全部房地产业务资产及权益作价21.34亿元,打包出售给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全资子公司。

  东旭蓝天的前身是宝安地产,去年更名为东旭蓝天,转型至生态环保和新能源领域。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东旭蓝天的地产业务共享营业收入为16.45亿元、15.84亿元、7.36亿元,占当期总营业收入的98.78%、42%、22.88%,显示其地产业务规模不断收缩。

  东旭蓝天解释,进一步聚焦主业,促进生态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减少财务费用和资产负债率,增强核心竞争力。

  其实,出售房地产业务资产回归主业的制造业公司不在少数。

  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大约有超30家公司对旗下(含全资子公司)地产业务资产进行了处置,包括红豆股份、重庆钢铁、海格通信、重庆港九、黄山旅游、丰华股份、深大通、宜华健康等。

  2017年11月22日,海格通信公告称,拟作价2.23亿元挂牌转让武汉海格30%股权;同年拟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将房地产业务剥离、引入物流业务的重庆港九亦表示,为更好地专注于港口主业经营,选择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

  其实,剥离地产较早的格力电器、TCL集团等。2013年,TCL就筹划剥离地产业务,最先剥离的是其最主要的地产平台业务惠州地产。次年,格力电器剥离了格力地产。

  针对制造业公司剥离地产业务,中信证券一分析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地产调控背景下拿地成本高企、难度加大,而经过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开始回暖,回归主业或是一种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负责人曾多次强调,引导上市公司、证券期货机构回归主业。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国务院:免去王建军证监会副主席职务
  • 女子想见已故男友被“法师”骗38万 钱款被
  • 江西一女子从12楼不慎坠落奇迹生还 医生: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