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云闪付”移动支付APP打响支付领域又一战役

IT之家   2017-12-13 16:05

 

  而从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业务量对比来看,商业银行在总金额上仍占据压倒性优势,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笔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商业银行,增速也远高于后者。单看收单市场,第三方支付的笔数和金额均已超过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63.29%和62.83%。

  所以,对于新版云闪付而言,其核心任务便是要缩小这种差距。靠什么,当然是用户。

  先来看看用户吧。艾瑞移动APP指数显示,2017年11月,微信的月度独立设备数是95573万台,支付宝是55280万台,银联钱包为618万台,差距还很大;再看用户粘性,微信的月度有效时间为186.3亿小时,支付宝为7.54亿小时,银联钱包数据未知,想必不会太高(不妨做几个参考,有道云笔记APP,154万小时;央视新闻APP,146万小时;百度糯米APP,142万小时)。

  从银联钱包的用户增长来看,2017年上半年,月度独立设备数整体呈下降态势,7月~11月,数据开始逐步增长,但2017年11月的数据也就比2016年12月的数据略高而已。

  从上面这个数据看,要缩小与微信、支付宝的差距,似乎还看不到希望。

  统一入口能改变现有市场格局吗?

  也许正因为银联钱包的表现不佳,我们看到统一入口云闪付横空出世了。那么,新版云闪付能够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吗?靠什么去改变呢?

  从目前的布局看,云闪付把宝押在特色功能上。

  实话讲,新版云闪付汇集了一些特色功能,比如一站式申请各类银行卡账户及信用卡、跨行银行卡管理(支持借记卡余额查询、跨行交易动账通知、交易明细查询服务,以及包括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在内的信用卡全流程服务)、一次性查看各大银行全面的权益优惠等。

  但对笔者而言,新版云闪付最具吸引力的大概是各类银行卡优惠信息,不仅仅是信息展示,而且可以形成信息到位置到支付的闭环。在官方的说法中,是这么描述的:

  ““云闪付”APP集合支持各类支付工具和支付场景下的返现、立减、折扣、激励金等营销活动信息展示、优惠获取和消费省钱,支持境内超过100家银行营销活动及重点卡产品权益展示,在“云闪付”APP首页可一次性查看各家银行餐饮、住宿、出行等各类优惠权益,不用再分别打开每家银行的APP,“云闪付”APP还支持绑定银行卡权益自动识别,可基于地理位置主动推荐附近优惠及权益”。

  至于转账汇款、便民生活服务等功能,云闪付有的,支付宝、微信、苏宁金融等APP也都有。

  所以问题来了,单靠这一点,能够扭转用户习惯、强化用户对云闪付的使用粘性吗?恐怕未必。先不说第三方支付会不会依样画葫芦,也为各大银行提供权益优惠的展示窗口。单说各大银行的权益优惠本身,说到底还是一种用户补贴,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靠补贴已经难以支撑起一个超级APP的崛起,无数其他的APP都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的破局点,只能来自于解决痛点问题的刚需。只有刚需,才能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只是支付领域仍未满足的刚需在哪里?

  银联方面曾公布这样一组信息:

  “在场景拓展方面,银联在地铁公交等民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广州地铁全线开通银联手机闪付,短短两个多月,日闪付交易笔数已达到近30万笔,且手机闪付的占比不断提高,领跑各类移动支付产品,凭借“一挥即付”的极致便捷受到广大乘客青睐”。

  可见,未被满足的刚需场景还在,未来仍有变数空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