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收购东芝电视国际化“动静”大 占了哪些便宜?

经济参考报   2017-12-08 08:58

  顺境逆境海信走向国际“动静大”

  近期,海信的另一件事情动静也比较大,同样贴上了浓厚的国际化标签。

  针对夏普近期在美国发起的一系列“碰瓷”式的诉讼,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日前正式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在中国国内销售的电视机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涉嫌侵权产品在中国三十多个省市有售。涉案专利主要为“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和LED电视”以及“背光驱动电路和电视机”等两项专利,并均在有效期内。海信在诉状中要求法院判令夏普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权,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及销毁侵权产品等诉求,两地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事情的缘起是,2015年,夏普将其在北美的墨西哥工厂交给海信,同时将除巴西以外的美洲市场上夏普商标的五年使用权也转让给海信。2016年被富士康收购后,夏普违反契约要求终止品牌权,并采取了系列“破坏式”的行动,如采用诉讼甚至动用向美国政府发起337调查案等各种手段,企图拿回“夏普”。

  据悉,当地时间12月5日,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正式就夏普诉讼美国海信一案作出判决,支持了海信提出的动议,并裁定该案件必须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该案才有继续审理的可能。届时,如果夏普想继续审理此案,海信亦可提出动议驳回此案。

  有业内专家分析称,夏普的诉求未获得支持,海信在此事上的成熟应对无疑是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纷争的一次教科书式的案例。

  “企业走出去,有顺境也会遇到逆境。”海信集团知识产权部有关负责人说。本次专利诉讼也代表了中国企业在面临外资品牌专利壁垒时,正在探索积极应对之道。

  事实上,海信国际化之路起步于十几年前。早在2000年,海信收购韩国大宇集团位于约翰内斯堡高科技工业园的工厂,建立了一条南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电视生产线,这也是海信在海外的首条电视生产线。2013年6月,海信与中非基金共同投资建设的海信南非工业园又正式投产,年产电视、冰箱40万台。

  此后,从收购夏普墨西哥电视工厂、到海信捷克公司完成注册正式成立,到海信美国公司进入美国多家全国性大型连锁渠道,海信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海信已连续1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前三,且呈现高速发展状态。以美国为例,今年前九个月,海信在美国的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54.4%,在刚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五大促中,海信一天即销售52万台4K电视,并且都是自有品牌。

  据介绍,截至目前,海信已建有17个分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建有3个生产基地,实施区域化生产,并在海外拥有了7个研发机构。海外分支机构覆盖了欧洲、美洲、非洲、中东、澳洲及东南亚等全球市场,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立企从规模最大到实力最强

  与很多国内企业以OEM(贴牌生产)出口方式为主不同,海信连续多年在海外市场建设海信品牌基地,在全球主要国家都拥有销售渠道、销售机构以及销售和服务人员,海信电视在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约占全部电视出口收入的60%,并且海信电视在南非和澳洲已经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美国及欧洲市场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日本市场,海信电视也是本土品牌之外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

  今年以来,海信清晰地确定“U+Q”和激光显示两大发展方向。除了在4K超高清、人工智能、曲面等行业发展趋势上立于潮头,同时还在大屏市场上建立自主技术的 ULED 电视产品布局,并在高端超大屏市场上建立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激光电视布局。

  另一方面,海信的海外研发机构加力抢占创新制高点。截至目前,海信在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已设立了7处海外研发机构,其中3家位分别位于硅谷、亚特兰大海信美国总部及新泽西。其中硅谷研发中心正在显示技术、芯片、光通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等领域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从全球来看,在彩电市场处于低潮,韩国和日本的彩电整体出货量占有率持续萎缩的背景下,中国电视企业整体出货量和份额则逆势攀升。以海信为例,2016年,海信集团实现1003.3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海外实现35.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2017年1至9月,海信国际营销实现29.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2%。

  未来,海信的国际化步伐还将继续提速,“后续,海信仍将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密切关注与海信主导产业多媒体、家电、IT智能系统等相关的技术、人才、品牌、渠道等领域的并购机会。”朱书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男子遇夜跑大熊猫一开始以为是猪 当事人:
  • 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考公 网友:还
  • 全国妇联“幸福联线”婚恋服务已开展交友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