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扇除霾专利初审通过 1500万人煽风除雾霾不是开玩笑
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煽除雾霾方案”
根据其说明书及摘要,该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除雾霾的组织实施方案,在受雾霾影响期间的城市和地区,可以用人工按指定的方向,在统一的时间内共同煽除城市和地区的雾霾,具有成本低、效果显著的特点,并且不会二次环境污染。人工煽除雾霾可产生非常强大的风力和风量。
以北京市为例:
如果有1500万人参加为煽除雾霾而进行的造风运动,并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煽动除霾扇,则可建立起强大的风压,迫使带有雾霾颗粒的空气向同一方向流动起来,在1小时内至少可将10800亿立方米的空气定向推移1米,等同于把40米高、20公里长、20公里宽的地面低层空气顺着风向,在1小时内定向推移了68公里,而北京市城8区的面积也只有396平方公里(相当于20公里长、20公里宽,这种风力足够将首都刚刚形成的轻度雾霾移出北京城,并避免重度雾霾发生。
如果遇到雾霾天气,以电视、广播或短信等通讯手段,组织雾霾区的全体人民共同参加煽除雾霾的行动,参加人数越多,效果越好,雾霾消除得越快。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全民健身运动呢!!!
对于除霾扇由谁来提供,该发明申请人表示,在组织煽除雾霾行动前,由政府或其职能部门,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在所有室外场所为参与者提供除霾扇。
这样的发明申请最终会被授予专利吗?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该专利尚未进入实质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而目前该发明申请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据介绍,能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查询系统中查到的申请,均为通过初审后公布的。其后,还需申请人提出实质审查申请。
根据《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奇葩专利年年都有,且不论中外,总有一款更奇葩的让人展颜一笑。
比如英国有一项知名的奇葩专利是用尿液给手机充电,美国也有发明家设计了一款棺材潜望镜,以满足家属的好奇心,窥视死者是否真的已入土为安……
棺材潜望镜
眼下这个“煽除雾霾方案”,说白了,就是铁扇公主挥舞芭蕉扇的剧情。
想想看,1500万人在同一时间举起除霾扇,共同煽除城市和地区的雾霾,可在1小时内,把40米高、20公里长、20公里宽的地面低层空气顺风向定向推移了68公里。
若以北京为基点计算,向南推移68公里,雾霾应该到河北廊坊了。只是不知道,若是廊坊也动员几百万人舞动扇子,雾霾受阻,会不会更加醇厚?
这也未免太搞笑了。
有网友就说了,“1500万人一人吸一口,还用扇?”
也有人说,“如果让三千万人同时扇,会产生台风了吧!”
还好,这只是一个专利申请,尚未通过实质审查,其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也即能不能通过,还有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审查,其未来接受公众调侃的路还长着呢。
很多人都质疑,怎么可以让这样一个奇葩的专利通过初审?其实,类似专利通过初审并不令人意外。与一般人理解的“高大上”不同,专利申请的门槛并不很高。
据专家披露,实际上只要回答3个问题,就可以形成专利:
现有技术有什么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
达到了什么效果?
如果达到的效果正好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并是其他人从未提出过的,就满足专利授权的基本要求。
这也意味着,纷纷扰扰的尘世中,必然会有一些专利不会很实用,甚至会很奇葩、匪夷所思、惊掉下巴……从积极的方面看,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些肯异想天开的人,不断生发、捕捉一些奇思妙想,进而把这些想法付诸实际,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处境。
发明云云,如果不能超拔一些、怪异一些,或者至少要与人的日常经验世界保持一些距离,怎么可能会跳脱出来呢?
也因此,在一众人等均表达强烈愤慨的同时,不妨对这个“铁扇公主”多一分宽容,或者实在不喜欢,也哈哈一笑了之。大可不必大张挞伐,更不要以一己之管窥,言之凿凿地给治霾开药方,并否定他人的尝试和设想。
这是因为,一方面,治霾很复杂,至少到目前为止,关于霾的“源分析”仍无定论,很多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表达,难道你的这种表达就一定符合科学真实?既然仍存在未知空间,则不妨多听听别人说法。另一方面,即便这个专利申请违背常识,果真荒谬,以现在的科学纠错机制,也不可能堂皇通过审查。
近年来,在治霾的问题上,社会上总是会出现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此前有“治霾炮”,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口径水雾喷洒器,通过喷洒水雾达到降尘除霾之功效。现在又出现了“铁扇公主”这样“可爱”的专利。这些创想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在治霾的问题上确实存在深刻的焦虑,而一般民众乃至包括一些行政人员囿于“本领恐慌”,实在是拿不出什么新鲜的招数,只好在积习和固化思维的路径上奔跑。
可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下一项迫在眉睫的要务。再不重视、不努力,不仅依然搞不清雾霾成因,恐怕也只能请“铁扇公主”来治霾了。
专利小常识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远离雾霾
从绿色出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