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解禁股出炉 上海银行(601229) “一”字跌停
发行价过高后遗症
在吕随启看来,上海银行股价跌停也与发行价定得太高有关。他表示,发行价定得太高导致股价往上涨的空间不高。
回溯上海银行的上市之路可谓十分坎坷。鏖战多年,在错失两波上市潮的上海银行,终于在去年如愿登陆A股。2016年11月16日,上海银行正式上市,不但刷新了2016年A股市场最大募集资金规模的纪录,同时也是2016年发行价格最高的一只银行股。据上海银行招股书显示,发行价格为17.77元/股,募资总额预计为106.7亿元。上海银行表示,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
然而,上海银行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2016年10月11日,上海银行发布《初步询价结果及推迟发行公告》称,因市盈率高于最近一个月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水平,原定于10月12日进行的网上、网下申购将推迟至11月2日进行,原定于10月11日的IPO网上路演也相应推迟至11月1日。数据显示,上海银行此次发行市盈率为8.26倍,超过A股银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6.38倍。此前就曾有业内人士预计,上海银行较高的每股净资产使其存在首发破净以及延期发行的风险。
此外,上海银行的发行规模还出现腰斩情形。招股书显示,上海银行公开发行股数不超过6.004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而此前预披露的招股规模曾为“不超过12亿股”。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银行上市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上市后仅收获了两个涨停板。在2016年11月18日打开涨停板后,盘中也曾创出30.97元/股的新高。随后,公司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交易行情显示,2016年11月18日-12月30日,上海银行的累计跌幅为17.3%。今年以来上海银行的股价表现依旧不理想,以后复权形式统计,今年1月3日-11月16日,上海银行的累计跌幅为11.81%,期间大盘的涨幅为9.52%。
净利增幅放缓为市场埋雷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市之前,上海银行连续三年呈现不良率逐年上升、净利润增幅逐年下降的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2013-2015年,上海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0.82%、0.98%、1.19%。归属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4.42%、21.77%、14.29%。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上海银行资产质量有所好转。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2.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73.06%,较上年末提高17.56个百分点。上海银行方面表示,2017年初上海银行已主动退出部分潜在风险贷款,预计2017年资产质量继续维持向好。
此外,上海银行贷款去处以房地产行业为主。2013-2015年,房地产行业贷款在该行公司贷款和垫款行业占比分别为19.05%、23.29%和21.66%。吕随启此前就表示,只要房价下跌,这些房贷都可能成为不良资产。上海银行在招股书中也提醒,该行面临与我国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风险敞口,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
上海银行从2016年也开始控制房地产贷款总量,截至2016年末,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例较上一年下降4.24 个百分点。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44.27亿元,同比下降7.54%;归属净利润约为116.58亿元,同比增长6.84%。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上海银行方面进行采访,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做出回复。(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凤茹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