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一次次的突破 "海水稻"测产抗倒伏性强产量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17-09-29 08:31
袁隆平建议明年选两个点大田种植
15时40分许,海水稻收割工作完毕,工作人员搬来一台脱粒机。随着脱粒机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工作人员将事先收割好的海水稻材料依次进行脱粒。记者看到,现场经过小区域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最后获得数据,专家经过现场会后获得一致结果。
由于与第三代遗传工程不育系杂交水稻技术的坚定工作在时间上冲突,袁隆平院士当天无法参加现场测产,但通过视频连线参与,研发人员向其汇报测产结果后,袁隆平院士给出看法。
专家组组长、扬州大学刘世平教授网络连线远在长沙的袁隆平院士说:“经现场小面积收割理论测产测得结果为yc0045每亩产量是620.95kg,yc0082每亩产量是547.72kg,yc0107每亩产量是490.47kg,yc0143每亩产量是438.14kg,远超预期产量。”
袁隆平对这样的结果表示很满意,可以打“优秀”,今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希望再接再厉明年更上一层楼,接下来要大量制种,同时建议明年选两个点大田种植再观察表现。
“我们预期是每亩产量300kg,现在每亩最高产量620.95kg,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刘世平教授表示。
“这一评测结果达到了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期望,标志着耐盐碱稻研发种植研发试验的第一步顺利完成,接下来耐盐碱水稻研发还有更多的重点难点需要攻关。”海水稻研发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以yc0045每亩产量是620.95kg为例,按照大田种植产量8折计算,亩产量也可高达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