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季度我国GDP核算结果 从GDP看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1季度我国GDP初步核算结果。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我国2017年1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主要结果如下:
表1 2017年1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
||
|
绝对额 (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
GDP |
180683 |
6.9 |
第一产业 |
8654 |
3.0 |
第二产业 |
70005 |
6.4 |
第三产业 |
102024 |
7.7 |
|
|
|
农林牧渔业 |
9041 |
3.2 |
工业 |
61919 |
6.5 |
#制造业 |
53342 |
7.0 |
建筑业 |
8361 |
5.3 |
批发和零售业 |
17797 |
7.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105 |
8.7 |
住宿和餐饮业 |
3409 |
7.4 |
金融业 |
17214 |
4.4 |
房地产业 |
12393 |
7.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929 |
19.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154 |
10.2 |
其他服务业 |
30360 |
6.9 |
注:1.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2.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3.行业分类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4.本表中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数据中,有的不等于各产业(行业)之和,是由于数值修约误差所致,未作机械调整。 |
表2 GDP同比增长速度 |
||||
单位:% |
||||
年份 |
1季度 |
2季度 |
3季度 |
4季度 |
2012 |
8.1 |
7.6 |
7.5 |
8.1 |
2013 |
7.9 |
7.6 |
7.9 |
7.7 |
2014 |
7.4 |
7.5 |
7.1 |
7.2 |
2015 |
7.0 |
7.0 |
6.9 |
6.8 |
2016 |
6.7 |
6.7 |
6.7 |
6.8 |
2017 |
6.9 |
|
|
|
注:同比增长速度为与上年同期对比的增长速度。 |
表3 GDP环比增长速度 |
||||
单位:% |
||||
年份 |
1季度 |
2季度 |
3季度 |
4季度 |
2012 |
1.8 |
2.1 |
1.9 |
2.0 |
2013 |
1.8 |
1.7 |
2.2 |
1.7 |
2014 |
1.5 |
1.8 |
1.8 |
1.9 |
2015 |
2.0 |
1.7 |
1.8 |
1.5 |
2016 |
1.3 |
1.9 |
1.8 |
1.7 |
2017 |
1.3 |
|
|
|
注:环比增长速度为经季节调整后与上一季度对比的增长速度。 |
其他相关核算结果详见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data.stats.gov.cn)。
此外,国新办4月17日就2017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了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对我国一季度经济总体表现进行了评述,并对国民经济运行各领域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接受中外记者提问时,毛盛勇对“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驱动的”这一说法进行了驳斥。毛盛勇称,目前,在国民经济中,消费仍然是最大的贡献。“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季度是77.2%,而且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资本的贡献可以减一下,用100%减去77.2%,再减去4.5%,这样资本的贡献率就明显下降了。从数据上来看,你说现在整个经济增速的向好是靠资本推动的?可能还说不过去。”
从GDP看一季度经济:增速回升,稳中向好
据毛盛勇介绍,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势头,经济增速略有回升,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民生改善扎实有效,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巩固持续向好态势尚需进一步努力。
从宏观经济经常用的四大指标来看:
经济增速回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加快了0.1个百分点。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季度是6.8%,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个百分点,3月份增长了7.6%。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是一个不变价的增速,也就是扣掉了价格因素以后的实际增速。我们知道,当前工业品的价格上涨比较快,如果把价格因素考虑进去,工业现价的增加值的增速应该是两位数。另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也比去年同期略有加快。
物价总体平稳。一季度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之后的核心CPI上涨2%,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7.4%,3月份同比上涨7.6%,是什么概念呢?PPI同比涨幅从去年9月份开始转正以后,涨幅持续扩大了5个月。今年2月份上涨7.8%,3月份在2月份的基础上有所回落,所以说PPI月度涨幅同比回落。这两个价格放在一起,我们感觉价格总体平稳。
就业规模扩大。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34万人,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6万人。从调查失业率来看,3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比2月末都有回落,特别是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两个调查失业率都位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比去年同期增长2.7%。还有根据市场调查,市场求人倍率,也就是说空置的岗位和来求职人数之比为1.13,比上年同期也略有提高。这说明市场的整体就业环境还比较好。
国际收支改善。从经常项目来看,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超过了4500亿人民币。如果考虑到服务的进出口,加在一起,经常项目仍然是保持顺差的。从资本项目来看,当前资本的流入流出更加合理有序,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总体稳定。
此外,统计局还称,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2%;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5个百分点。
支撑经济增速回升的三大因素:工业增强、消费提升、出口转正
对于有记者提问“哪些因素支撑了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升”,毛盛勇称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力提升。
去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市场的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企业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从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等一些先行指标可以看出来,企业信心总体在增强。企业的利润增长比较快,特别是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31.5%,企业业绩好了,就会扩大生产,所以工业生产在加快,为整个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是36.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力提升。
第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增强。
一是一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5个百分点。我们知道,收入增长了,消费增长就有前提和保障。二是从一些数据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步伐在加快,整体消费当中,服务消费的比重在提高,服务消费的增速在加快。还有实物消费中的一些品质消费也在加快,所以说消费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带动了新兴消费的发展,也带动了新动能的成长。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个百分点。
第三,出口贡献由负转正。
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超过4500亿人民币,但是和去年同期比是下降了35.5%,可能大家会有疑问,怎么下降了还变成正的贡献呢?我们讲,GDP核算当中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调整,要考虑不变价,也就是说要把出口和进口价格因素剔除掉。顺差下降35.5%是现价。一季度出口的价格指数是5.4%,进口的价格指数是14.4%,如果把价格因素剔除掉,再把服务贸易考虑进来,全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和去年相比是增长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2%,去年同期是负11.5%,所以说出口贡献由负转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