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创客的新春梦:期盼创业的小树快长大
新华社沈阳1月30日电(赵若姝、石庆伟)各类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创业土壤日渐肥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创客在此扎根生长。“期盼我们栽下的这棵创业树快点儿长大!”拜年微信里,沈阳市三好街众创空间里的创客孙相宇,与同事们为自己的新春梦加油鼓劲儿。
鸡年春节前,临近而立之年的孙相宇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期末考试”,直接决定着他新一年的事业走向。
2015年末,孙相宇与同事一起打造了一个儿童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宝宝医”,入驻沈阳三好街众创空间。APP上线不到一年,后台用户数量就已过万。
孙相宇团队所在的三好街众创空间,是沈阳市和平区政府主导建设的东北地区最大的创业创新基地之一,有36900平方米的办公用地,总投资超过两亿元,还有一站式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创业辅导等配套服务,吸引了259个项目的创业者入驻。
入驻企业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必须参加统一考核。孙相宇在春节前接受的正是众创空间的年度期末大考。
“入孵团队6个月内免入驻费。”和平区三好街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薛欣说,“但专家团队会定期对入孵企业运营状况、发展前景进行考核评估,不合格的会予以劝退。”
虽然有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但孙相宇非常看好这里的创业土壤,“光是场地租金,每年就可省去两三万元。”他说。
最近,三好街众创空间还专门为外地创客提供了人才公寓。“9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完备、设施齐全,每个床位月租金才200元。”孙相宇说,至少比外面房租便宜1000元。
创业土壤日益肥沃,创业之路却并非平坦。
“前期筹集的钱快烧没了,我们正加紧优化商业模式,更期待风投资本的青睐。”孙相宇说。
“我们要经历市场的严峻考验!”孙相宇对未来有种强烈的忧患感。创投从业者、中科招商投资经理徐明月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创还不够活跃,要求创客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除了克服融资难题,还要突破人才瓶颈。身为辽宁鞍山人的孙相宇,当初扔掉国企“铁饭碗”去创业时,就曾遭到家人反对。如今,人才匮乏也让想壮大团队的孙相宇面临不小的压力,“很多年轻人愿意去大国企或者去当公务员,期待能有更多的创客加盟我们。”孙相宇说。
创新创业正在为老工业基地带来新的发展动能。一批像孙相宇这样的创客正在破土而出,勇立潮头。
“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实现创业梦想也需要不停地努力。”孙相宇说,过去一年中,他亲身感受到,地方政府正在努力为创客们全方位提供项目孕育、孵化壮大所需的资金、人才、场地、政策等多种支持。“创业是一种趋势,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尽管困难重重,孙相宇期待项目壮大的那一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