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焕新颜 浙江绍兴整治“组合拳”擘画经济图

中国新闻网   2017-01-25 15:12

­  米果果小镇。 李倩倩 摄

­  “该项目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同时由于采用全地埋式,使建设用地从设计初定的230亩减至60余亩,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董光辉介绍。

­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绍兴越城区。2016年,越城区启动新一轮的古城内河水质综合治理项目,摸清城区未入网污水情况,启动5条市政道路、75个区块截污纳管改造,涉及周边1188幢、2.4万余户居民,让治水之花,绽开于古城。

­  在处理好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之时,绍兴还通过“三改一拆”,洗尽铅华,赢得了发展新空间。

­  绍兴新昌就把拆改的拳头对准了杭绍台高铁嵊新站必经路段的五都村。新昌县副县长裘武宏介绍,目前,五都村整村搬迁已正式签约555户,占总户数98.7%,拆出房屋面积11.3万平方米,资金兑换550户。

­  绍兴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应良波对此大为点赞,他表示,城市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城市空间的改造必不可少。

­  “新昌这个项目的拆改意义超过了本身意义。”对于拆改后的进一步利用,应良波也提出了建议,希望新昌能利用好这个宝地,高起点谋划,高效能改造。

­  “归”、“创”共举 构筑经济蓝图

­  无论是“五水共治”还是“三改一拆”,绍兴的这一场场大整治的背后,迎来了归乡发展的游子,以及创业创新的发展劲头,徐徐铺开了经济腾飞的画卷。

­  在新昌的生命健康产业园,新商回归相继引入夸克生物、新维普、捷昌线性驱动等众多医药企业,已完成投资近10亿元。

­  新昌县委书记邵全卯介绍,2016年,新昌紧抓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机遇,启动建设浙商跨国并购回归产业园,首期1万多亩土地征收在短短20天内完成签约,跑出了新昌的加速度,拓展了发展的大空间。

­  那厢,创业创新的号角也已吹响。在诸暨米果果小镇,成片的火龙果生意盎然,以火龙果为原料制成的糍粑、糕点让人回味无穷。

­  诸暨市副市长董光辉介绍,米果果小镇旅游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超2000亩四季果蔬供现场采摘外,还拥有生态餐厅、特色民宿、户外拓展基地、乡村记忆馆等多种项目。

­  而这些,只是绍兴多管齐下焕新颜的一角。在新昌,江南第一玻璃栈道频频刷爆网络社交平台,成为新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诸暨,环保高新区盾安轻合金等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开花,铺就创新发展格局;在柯桥,印染产业集聚提升,为成为国内、甚至国际最重要的高端印染产业积蓄发力……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治理、整改、创新等多重“组合拳”之下,绍兴,这座千年古城,再绽光彩。(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5月1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下一轮92号95号
  • 我国首次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今日启动 调查
  • 检察机关依法对杨子兴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