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逆袭”资本寒冬 不到两个月超30家平台获融资

证券时报   2017-01-16 15:37

­  证券时报见习记者 卓泳

­  近期的互联网金融在“资本寒冬”里刷出了新的融资记录。日前,专注农业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恩多在线宣布获得A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12月起至今,已有超过30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融资。有专家预测,随着互联网金融逐渐走向合规,将有更多资金向该行业的大平台和特定细分领域聚拢,行业的优胜劣汰更有利于投资方的精准投资。

­  “我们已经站在合规的起点上了,也通过大数据与国内几家大平台联手做风险控制,这个时候入行的平台一定要有实业背景,因此我们选择了农业这个场景最为突破点,与其他平台进行差异化竞争。”深圳市恩多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杨晓冬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5个省1000个村庄有布点,未来或将引入格莱珉模式,与其在中国共同发展。

­  以独立天使人名义向恩多在线投资2亿元人民币的胡永恒对记者表示,之所以投资恩多在线,是因为看好恩多在线把供应链金融与农业、农村、农民相结合,突破目前农村融资遇到的征信困难瓶颈。此外,恩多在线通过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研究中心合作,构建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杨晓冬表示,这笔融资资金未来将用在三十个城市的拓展,和一万个线下网点的布局以及风控体系的构建。

­  据记者观察,尽管这段时间互联网金融融资现象比较“火爆”,但行业融资的金额和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与前几年一哄而上的投资不同,现阶段的资金多集中于行业内的大平台和细分领域,主打车贷、农贷、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等细分平台逐渐受到资本的追捧。随着投资方对互联网金融理解不断加深,其对该领域的投资行为也变得更有针对性,开始对投资标的企业有了更多维度的考量,行业发展“马太效应”显现,中小型企业业务发展空间受限,也越来越难引来资本的青睐。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的大浪淘沙中,只有真正有专业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风控能力和有背景实力的企业会保留下来,而有产业实力和规模的一些传统产业集团可能也会在这个时候杀入这个行业,因为他们具备金融科技所需要的“场景”——上下游产业链、资金实力、客户资源和资源整合能力,如果能在技术上投入资金、风控上投入人才,这样的平台有望在市场中获胜。“行业的合规监管有利于投资方更加精准地投资,也有利于投资方加大这个领域的投资,随着合规性的完成,未来或将掀起新一轮融资潮。”杨东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