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件百姓关切之事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都帮你想到了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都是国家的大事,“而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
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四次会议,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对六件百姓的关切之事,都帮大家想到了。
这六件事分别是: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问题。这些都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清洁取暖: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
会议指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巡视员于飞曾表示,“散煤燃烧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薄弱领域,已成为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来自环保部的数据显示,1吨散煤直接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等量电煤的10倍以上。能源专家认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既能有效解决散煤污染问题,同时也能推动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变革,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样便利的炊事与取暖。
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这一举措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北方地区雾霾与取暖有很大的关系。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将有助于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百姓生活、治理雾霾和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还要求,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
垃圾分类: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
会议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早在16年前,我国就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率先启动“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如今,在很多城市小区,分类垃圾桶名不副实的现象却依然普遍。
环保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56亿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这些垃圾,所用卡车长度近50.4万公里,能绕赤道12圈。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何品晶说,垃圾处理如果不当,不但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土壤,危害农业生态,而且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危害生态系统。“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攸关一国生存和发展、牵动万家忧乐的大问题。”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文,明确到2020年底,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随后在9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要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建设,并将投资86亿元用于垃圾分类示范工程投资。此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强调垃圾分类制度建设,显示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坚定解决的决心。
本次会议要求,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畜禽废弃物处理: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会议指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2015年,中国的1亿多个畜禽养殖场户,生产了8625万吨肉类、2999万吨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生产奶类3870万吨,居第三位。如今畜牧业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一。
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畜禽粪污问题。目前全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吨——这相当于每生产1公斤肉类,就要产生44公斤的畜禽粪污。这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污水横流不是美丽乡村,臭气熏天不是小康社会,环境友好才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行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紧迫任务。”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
本次会议确定,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