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深圳看病收费大调整 个人支出将略有下降
深圳人看病要花多少钱?从明年开始,这个答案会有所不同了。
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和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第一阶段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酝酿了近2年的深圳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从2017年1月1日正式拉开序幕。
在总量持平、结构优化、不增加群众就医支出的前提下,深圳将分三批对公立医院的2617项收费价格进行结构优化调整。调价有升有降: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的费用,提高手术、护理、治疗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等。
深圳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减量”要大于“增量”,患者支出总量将下降。
价格有升有降
今年7月,国家卫计委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并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同步实施,确保群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随后,各地纷纷推进这项改革。
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刘堃在12月28日的发布会上介绍,改革计划分三步走:第一阶段先调整833项收费,占医院收费项目的9.2%,患者支出将减少3000万元。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改革启动时间将由深圳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和市人社局协商后确定,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完成。“三个阶段的改革完成后,预计患者总体支出和医保基金支出均有下降,医院收入结构更加优化。”
那么,价格具体是如何调整的呢?深圳市卫计委财务处副处长卜奇文表示,第一阶段的调价,降低了252项大型设备检查治疗项目价格,包括CT、MRI、PET-CT等,降价幅度平均20%。如三级医院的磁共振平扫(0.5T以下)从500元降为400元。预计调价后,一年将减少大型设备检查收费1.65亿元。
与此同时,第一阶段的调价也取消7个项目的收费,包括挂号费、单人房病房取暖费、双人房病房取暖费、三人以上病房取暖费、单人房病房空调降温费、双人房病房空调降温费、三人以上病房空调降温费。据测算,这7项收费取消后,一年将减少7200万元。
此外,第一阶段调整的价格中,提高357项4级手术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价幅度平均在50%。如人工椎间盘植入术从2500元提高到3750元,乳腺癌根治术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不过,患者不必过于担心。由于手术属于医保住院报销范畴,个人自付比例不会增加太多。会诊和抢救的费用也进行了调价。如:院际会诊从现在的150元调整为260元。据测算,这项收费提价后,一年将增加4000万元。
深圳市卫生部门希望,通过下调大型设备检查项目和检验类项目价格来控制过度检查和检验,减轻患者负担,同时通过提高手术等服务项目的收费,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
患者总费用将减少
在本次改革中,当地经济效益不高的学科不受重视的局面也将有所改变。
上述改革方案提高了价格明显偏低的部分综合治疗类项目价格。其中就包括一些开药、检查较少,主要依赖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的特殊专科,如病理、康复、精神、儿科、中医等项目,通过经济的杠杆向这些专科的倾斜,引导公立医院学科发展,回归公益性。
那么,患者看病的总费用会增加吗?公立医院的收入会减少吗?据测算,第一阶段减少的费用要多于增加的费用,患者支出将减少3000万。
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刘堃说,第一阶段价格改革后,深圳市部分基层医院和中医类医院等部分专科医院的收入略有下降。深圳市将通过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补助机制等方式予以补贴。
他补充道,第二、第三个阶段改革实施后,预计患者总体支出和医保基金支出均略有下降,全市各级各类医院的收入将实现总体平衡,结构更加优化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