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双11”信用风险 发改委教你十招

第一财经宏观   2016-10-25 14:37

­  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网络失信问题,国家发改委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为网友支招。

­  发改委表示,防范“双11”信用风险,重点是做到"五个检查"和“五个切记”。

­  1. 检查网站资质及相关信息。主要检查网站有无申请入网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的工商登记信息进行公示,对申请入网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自然人进行实名认证。

­  2.检查支付方式及相关环节。在交易支付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支付方式,不要因为贪图省事随便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号。如果在支付过程中遇到奇怪的网站链接或者屏幕花屏,一定要及时终止,不给网络木马和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尤其是对一些"即时到账"的支付方式更要警惕,因为一旦付款,就算发现问题,但对方已关闭了交易,很容易钱货两空。

­  3.检查店家留言及反馈内容。消费者在选择商家时不应只关注销售数量,还应综合考虑商品评价数量和内容、开店时间、信用等级等因素,若评论数量与销售数量差距较大,评论内容过于简单雷同,开店时间较短,但信用等级很高就要警惕信用等级真实性。

­  4. 检查卖家信用程度及相关评价。网购尽量选择安全信用度高的网站,并充分了解商家相关信息,尤其对卖家信用和消赞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网站后,对拟购买的商品与卖家进行沟通交流。

­  5.检查优惠环节并货比三家。"双十一"来临时,商家常以低价、折扣、满返等促销手段进行宣传销售。消费者面对复杂的优惠政策,可与商家详细沟通,切勿贪小失大。

­  6.切记高额交易保留记录。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要索要正规发票和售后服务单据,明确一旦发生问题售后服务怎么解决,还要及时保存与卖家的交谈记录(比如QQ聊天记录、阿里旺旺聊天记录等)、物流信息。这些资料都可以作为网购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提供给相关机构处理。

­  7. 切记防止泄露个人隐私。注册成为购物网站会员前,仔细阅读注意事项。邮箱、密码单独设置,专用于电商购物,并于支付信息分开,尽量不透露个人重要信息及信用卡号。

­  8. 切记购买正品宜选品牌直营店。近两年,许多消费者开始通过网购方式购买国际品牌和一些高端奢侈品,受此影响,有些第三方卖家也开始在网络上经营此类商品,但商品真伪难以保障。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高端商品时尽量选择品牌直营(旗舰)店,以保证购买到的是正品。

­  9. 切记先查包装后验货。消费者在收到货品时不要急于签收,而是要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并开箱验货。如有破损,要当场拒收。同时注意保存好各种购物凭证或信息,便于厘清损毁责任。据了解,当消费者通过淘宝、天猫购买商品,提出七天无理由退货或因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等情形提出退货要求时,如遇商家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或由于出现商家撤场、被关停等情况导致消费者退货受到影响,由电商平台按有关程序向消费者先行退款。因此,消费者遇到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的消费纠纷时,也可尝试申请平台介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  10.切记按需购物理性消费。在"双十一"购物狂欢的气氛渲染下,不少消费者选择"凑热闹",而非真正需要某些商品,应避免消费变成浪费。同时,医药保健、个护化妆、非生产线食品等商品的使用效果因人而异,消费者在购买购买过程中应理性参考商品详情,正确预期使用效果,避免造成期望过高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发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如何健康过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指引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 民调:韩国总统李在明执政首月支持率为65%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