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深度融合消除办税痛点 30多项项目全国推开

法制日报   2016-10-18 15:24

­  执法合作避免对纳税人“多头查”

­  “国、地税稽查人员同时来,不仅检查时间缩短了一半,检查过程和处罚结果也公开透明,虽然要补税1500万元,但我们心服。”焦作煤业集团赵固(新乡)能源公司财务总监高宇说。

­  根据《方案》要求,国地税执法需适度整合。为此,税务总局印发了国、地税联合稽查工作办法,将联合稽查由部分地区前期试点推广到全国范围。各地为落实联合进户稽查推出了201条便民办税措施。“国地税开展联合稽查,效率高,减少了我们接待次数,做到了一次进户全面体检,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培训财务人员,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华润新能源(泌阳)风能公司法人代表李曙光的一番话,道出了绝大多数企业的心声。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国、地税局联合对11035户纳税人实施进户稽查,共查补税款108.5亿元。

­  全国税务部门还充分发挥信息聚合效应,强化国地税涉税信息共享和应用。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国地税双方共交换各类内部涉税信息222亿条,通过联合开展信息比对,增加收入321.7亿元。京津冀三地国税部门研究制定了《京津冀税务稽查案件协查协作机制》,三地税务稽查力量得到有效整合,相互交换异常纳税人信息300余户次,联手打击税收违法犯罪。

­  让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

­  “方便,能上网的地方都可完成有关纳税事宜;便捷,可24小时使用本系统;高效,操作简单;低廉,可减少往返于税务机关时间和费用;安全,不会造成纳税人资料外泄。”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公司财务总监张虹针对网上办税一口气向记者说了5大优点。

­  税务部门以“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为指引,大力推动形成“智慧税务”新生态。各地税务部门在共建电子税务局、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推行发票掌上开具等方面推出了系列便民办税措施。北京国税打造“互联网+”办税体验中心,纳税人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税、网上办税;广东国税推出i-Tax智能客服系统,提供7×24小时纳税咨询服务;福建国税探索利用支付宝、财付通和微信等“互联网+支付”方式缴纳税款。

­  各地税务机关还利用“云平台”,积极推进涉税事项网上办理。上海税务部门实现企业常办涉税事项全部网上办理,以往在大厅代开发票需要6至8分钟,现在网上办理只需要2分钟。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国税局在全疆最先启用国地税网上联合办税服务厅,纳税人从填写申报表到审核通过,全程不过4分钟。哈尔滨市国税局开通“哈尔滨国税”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排队、预约和查询发票等15项功能。武汉市国地税部门共同推出“网上代开发票平台”,通过手机APP即可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  随着税务机关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涉税业务全省通办成为可能。开创于海南省国税局的“涉税业务全省通办”已在北京、上海、山东、内蒙古等地“多点开花”,从市(县)内“小同城”通办,扩展到全省“大同城”通办。

­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广州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朱立伦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520”后全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