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刷新6年低点之后 人民币终现企稳相

第一财经   2016-10-13 10:41

  工银国际在报告中分析称,离岸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意愿,出于资本外流的顾虑,央行对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或有限;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不断缩小,流动性波动加大,增添做空人民币的难度,因此做空压力比年初明显降低。

  对于人民币节后大跌的原因,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近日表示,这与新机制运行及国庆期间外围动荡有关。

  “国庆长假期间外围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汇市的事件,包括日元大幅升值、英国脱欧议程确定等,均对节后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一定影响。”管涛认为,央行对新机制运行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容忍度明显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向市场化迈进。

6.8成为市场新底线?

  自7月18日、19日两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连续突破6.70关口后,近3个月来人民币汇率始终维持在这一关口内从未越线,6.70已成为投资者近期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心理底线。

  如今6.70“铁底”被击穿,无疑令市场开始猜测央行接下来的心理底线。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央行在海外市场汇率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并没有刻意坚守6.7这个心理关口,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场传递了这样的信号:目前看来至少6.7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底部,央行可以容忍人民币汇率未来在更大的区间内宽幅双向波动。

  “我们不认为今天中间价破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会持续走软,更不认为这是央行在刻意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来释放压力。”章俊认为,在美联储年底加息预期的背景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的确有贬值的压力,但同时也需要看到有很多积极的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在三季度末已经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以及人民币在10月1日被正式纳入SDR,这都会加强海外对人民币资产以及汇率的信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30日,一则外媒报道曾引发人民币出现快速贬值。

  该报道称,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央行愿意今年让人民币贬值至6.8水平,但允许贬值的前提是贬值预期在控制范围内。同时,消息人士称央行将保证让人民币循序渐进贬值,但也担心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资本外逃,遭到贸易伙伴的批评。

  该消息一出,导致6月30日下午3时左右,离岸人民币在不到半小时内急跌约400个基点,从6.6600一度跳水至6.7078,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出现百余点急跌。

  对于这一报道,央行则在当天下午快速作出反应。央行发表声明重申,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章俊认为,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除了外围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

  目前国内经济在三季度末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特别是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反映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趋于明朗,章俊认为我国全年经济保住6.5%的增长下限应该没有悬念,并且预计具体增速应该在6.6%~6.7%之间。

  在这一增速假设下,预计年底之前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波幅的容忍度会有所上升,可能会放宽至6.8这个市场预期的心理线。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即经济增长企稳给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上以更多的自信和底气。”章俊说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