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现举牌潮 “买家”逻辑浮出水面
青睐标的各有侧重
在逐鹿举牌疆场的各路资金中,以保险资金、产业资本、私募和牛散最具代表性。而从各类资金选择标的上市公司的偏好和诉求来看,也各有侧重。总体来讲,保险资金更看重举牌标的的盈利性、稳健性和利润分红;产业资本更看重上市公司拥有的资产、市场和渠道,以及与原有业务的协同效应;私募和牛散偏爱“黑马”,更看重举牌标的是否有资产重组、借壳的可能性,或者寻求深度介入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
以三季度的举牌个案来说,保险资金中,阳光保险看上的是伊利这种“白马股”。产业资本中,恒大瞄准的目标是同属地产业的万科、廊坊发展;广日股份举牌新筑股份,一方面是看好后者作为轨道交通领域技术领先企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双方的产品和技术在轨道交通相关市场的开拓中能够形成业务协同和互补,在相关技术领域能够形成联动和集成,利于广日股份业务的加速拓展。私募基金中,和信融智作为和君集团旗下专注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明确表示,未来将在战略管理提升、产业运营、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冠昊生物提供资源和能力支持,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阳光私募基金上元资本举牌的永安药业是一家市值不超过50亿的小市值公司。而ST慧球、*ST山水被资金看中,显然与其“壳资源”价值相关。
以前的举牌案例也呈现出上述特点。平安证券分析,截至2016年8月底,2015年以来共116家上市公司被举牌,涉及资金2264亿元。从行业划分看,房地产、银行、商业贸易和休闲服务是四大举牌“高发地”。从被举牌上市公司的规模看,超大公司(市值1000亿以上)容易受到产业资本和保险资金青睐,4家被举牌的超大公司成交金额共计1521亿元。而超小公司(市值100亿以下)较容易受到PE等私募资金的关注,86家被举牌的超小公司成交金额共计285亿元。
在各路举牌大军中,一些资金频有作为,已然成为这一领域的活跃分子。在保险资金中,“安邦系”、“阳光系”、“宝能系”、国华人寿等较为活跃。“安邦系”举牌标的包括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万科A、金融街、金地集团、大商股份、金风科技、同仁堂等,偏好低估值、高股息率的个股,集中在房地产、银行、商业贸易板块。除了伊利股份外,“阳光系”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还包括凤竹纺织、中青旅、京投发展、胜利股份、承德露露等。
私募基金中尤以罗伟广为代表,其成立了6只以“举牌”命名的私募。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罗伟广执掌的这些举牌私募基金持有天广中茂、天兴仪表、潮宏基、天舟文化、科斯伍德、金明精机、哈空调等股票。目前,前两只个股都处于筹划重组的停牌状态。
而“中植系”的足迹也是遍布A股多家上市公司。除了举牌之外,“中植系”还通过定增、协议受让等多种方式进驻上市公司。近日“中植系”又通过协议转让获得了达华智能10.07%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迄今由解直锟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内外上市公司约20家。
背后逻辑不尽相同
A股“举牌潮”兴起之初,关于“门口的野蛮人”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随着“举牌热”趋于常态化,市场人士也观察到,各类资金的目标各有千秋。虽然一些资金不乏为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而来,但更多资金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或者希望以更为积极的方式进行投资。
国海证券研究员指出,险资举牌的深层次原因还是“资产荒”的逻辑。在利率下行叠加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已降至4%左右,缺乏好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经跌破3%,信用债刚兑逐步打破,风险上升,大部分险资负债端的成本还在4%以上。为了匹配现金流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权益类资产成为一种相对合理的选择。通过财务投资,以及权益法的核算方式,可以避免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而提高资产端的财务收益率。
而对于不少私募基金来说,更多是谋求以一二级市场联动的方式深度介入投资、获取超额收益。
虽然举牌目的各有千秋,但由于涉及到大比例股权变动,因举牌而起的控制权争夺也屡屡发生。如近期伊利举牌事件中,阳光保险连发两份声明表示,承诺“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且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并称“以上承诺都不会因为任何相关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市场某些过度解读而变化”。但依旧引起了伊利管理层的“反弹”。9月19日,伊利股份紧急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声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非公开发行股票。9月22日,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均发声:“龙头乳企不应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险资也不应成为影响中国乳业稳定的不利因素。”
但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如果看到举牌资金在市场上涌动就一棍子打死,甚至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举牌资金也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举牌上市公司,是因为上市公司在国内市场是稀缺资源,资金和产业需要资本平台。有些上市公司确实空留其壳,在合法合规、做好投资者保护的前提下,二级市场举牌甚至谋求控制权和协议转让、定增进入等有其合理性。”某产业资本方表示。
吕晴认为,举牌资金方要介入主营业务最好与公司有一定的相关协同性,要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对业界了解和对该公司的把控程度,但这难免会对公司管理层造成一定影响。长期而言,还是要看举牌能否促进公司的转型升级、产业整合,与被举牌企业达到互利共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