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陈光标高调回应首骗等质疑 拒答提问媒体称疑问更多

2016-09-24 09: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  承认

­  唯一“失误”是在“好人饮料”上被骗了

­  整场发布会上,陈光标唯一承认自己存在“失误”的就是他的“好人饮料”。“好人饮料”是陈光标在2012年自己风头正健时推出的饮料产品。2012年,一直以慈善人士现身的陈光标突然亮相2012年秋季糖酒会。他此次正是为自己的“好人系列”饮料进行招商,根据现场资料显示,好人饮料包括凉茶和暖茶两种,据称其暖茶是由南京中医院专家研发的,配方包括生姜、红枣、红糖等,具有祛湿驱寒、暖心暖胃功能。陈光标在现场表示,他希望招揽到全国经销商、代理商推广自己的好人凉茶暖茶。

­  当然招商的同时他也不忘号召大家像他一样“一起做好人”。陈光标表示,消费者每买一罐好人饮料,他就会捐出2毛钱做慈善。而好人饮料的包装设计也同样高调,在每个易拉罐上都印有陈光标的头像和名字,而且“陈光标”和“好人”两排大字成为整个包装最突出的部分。同时易拉罐上还写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做好人,长好心,做好事”等字样。陈光标曾表示,希望好人饮料能以“中国第一慈善品牌茶”作为卖点在三年内冲进中国饮料的“十亿元俱乐部”。不过三年多后,不仅好人饮料早已从市场上消失,而且陈光标也承认在这个项目上是“被人骗了”。但昨天他并没有详述自己究竟是怎样被骗的。

­  据了解,好人凉茶的出品方是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2012年8月7日设立的,股东为宋坤、陈春华、陈服、陈光标、王向平、王涛,其中陈光标是法人代表。根据验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7月20日,绿色食品公司共收到全体股东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1300万元,其中陈光标认缴13万元。但蹊跷的是,这家公司设立不到一年、即陈光标在展会上高调招商后不到5个月,绿色食品公司在2013年8月3日就成立了清算组,并在媒体上发出公告要求债权人申报债权。2014年5月13日,绿色食品公司注销。据媒体报道,仅两个月后,绿色食品公司的股东王向平、陈服就死亡了。

­  但据江苏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当年陈光标好人凉茶、暖茶系列产品宣传得风生水起,吸引了很多经销商加盟,而且按合同交了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的货款。但到了2014年1月15日,绿色食品公司出具清算报告载明已了结未完业务,清偿债务后公司剩余财产为9.3万元。这则消息让众多经销商傻了眼。从去年开始,好人凉茶的经销商将陈光标告上法庭。据当地媒体报道,在苏州昆山市经营副食品生意的洪春来是2012年签订“好人凉茶”销售合同的,当时主要就是冲着陈光标这个人。但进的货90%都卖不出去,最后只能扔掉。这还不算,当初他根据协议打了50万货款,但最终只拿到17万多元的货就再没收到货款也没退。于是他将陈光标、宋坤等8人告上法庭。2015年9月,南京市江宁法院判洪春来胜诉。根据媒体拿到的多份由南京江宁法院做出的民事判决书,原告都是陈光标好人凉茶系列饮品的经销商,被告则都包括陈光标。经销商们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经销商经济损失34万多元及逾期利息。

­  文/本报记者 张钦

­  盘点

­  那些年陈光标引发争议的事件

­  “慈善暴力”到底是不是慈善

­  陈光标最引起外界争议的慈善活动莫过于他的“当面发钱”,此举也被舆论定义为“慈善暴力”。早在2011年1月,陈光标发出消息称将率领50多位大陆企业家赴台捐出5亿元新台币给贫困者,每户捐赠1万元,极贫困者最多可获得5万元,估计至少使台湾上万民众受惠。而且陈光标坚持要采用自己招牌式的当面发放现金的方式。不过此事遭到了台湾很多地区的反对。根据最初方案,陈光标将通过中华两岸连锁经营协会联系新北市府,打算发给400户低收入者每户1万元现金。但对方认为发现金方式不妥给予婉拒。

­  此后的2014年6月,美国《纽约时报》上出现一幅整版彩色邀约“饭局”的广告:寻找1000名美国穷人及流浪汉,邀请他们于当月25日中午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船屋酒店享用免费午餐,每人还可领取300美元。这一奇怪活动的发起人就是陈光标。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了长串参加纽约免费“千人宴”的报名者名单,据称有上万名美国流浪汉踊跃报名且人数已严重超量。陈光标当时表示,自己已经收到很多在美国华人的信息,说“标哥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透露,自己届时会亲自出席活动,并从南京带100套雷锋装、50套红军装到活动现场,请中国留学生穿上服装,参与现场发放红包的志愿服务。服装上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开场时,将邀请参与人员用英文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还有一位中国爱心女明星作为神秘嘉宾出席发红包仪式。

­  最终陈光标还是走上了纽约市中央公园的船坞餐厅举行慈善活动,宴请了250名贫民与流浪汉。不过陈光标并没有在就餐完毕后向赴宴者每人发放300美元现金而引起了现场抗议。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宣布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到非洲向那里的穷人们发钱。

­  不成功的“钓鱼岛广告”事件

­  除了“慈善暴力”,陈光标还有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例。2012年8月31日,陈光标自费在美国《纽约时报》A19版面上刊登广告,声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此举引起了境内外媒体关注。陈光标表示:“在整个事件中,我充当了一名‘保钓’人士的角色,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是不容侵占的,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就是表达中国公民、中国企业家的一种立场。”

­  在《纽约时报》广告刊登后,陈光标又萌发了在日媒上刊登相同内容的想法,但后来并没有实现。陈光标后来解释说:“本来委托日本的一个朋友在日本的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刊登广告,声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是不可侵占的’,有个别日本媒体也同意了刊登一事,前几天开出了几千万日元的高价,我也同意了。后来对方来电话提出不合理条件,最终不登了!”

­  不了了之的收购《纽约时报》计划

­  另外,陈光标曾经提出的收购《纽约时报》计划,最终也在人们的笑谈中没有进展不了了之。2013年12月30日,陈光标在深圳参加“2013国际华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陈光标突然透露,他近期将要去美国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去洽谈收购《纽约时报》。此言一出引发舆论一片哗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纽约时报》价值10亿美元,但由于自己资金有限,他已说服一名香港富商与他合作,对方斥资6亿美元,他自己支付剩下金额。他还表示,如果能够成功买入《纽约时报》,他将毫不犹豫地变卖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凑足钱收购。”如果不能完全收购《纽约时报》,他将设法成为报社的控股股东,如果这也不行,就买入部分股权。”

­  陈光标表示,他打算收购《纽约时报》,并非希望推进任何政治议程,而是源自自身“希望世界和平、保护环境和热爱慈善”的理念。“如果我拥有了《纽约时报》,这份报纸将只报道真相和经过核实的信息。”陈光标说,他会让《纽约时报》走入中国每一户家庭,覆盖中国每一个报刊亭。

­  不过此事很快受到《纽约时报》的否认,《纽约时报》女发言人艾琳-墨菲表示:“我们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会面。公司不会对谣言予以置评。”不过这并未打消陈光标的念头,半年后第二次赴纽约的陈光标又表示,此次赴美还是要收购《纽约时报》,只不过这次变成了收购《纽约时报》一个评论版面的经营权或者产权,并表示已经“委派美国人来为我协调”。

­  文/本报记者 张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南京宁马高速因债务继续延长收费 之前已延期3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