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隐秘的电改博弈:13省份方案中不一样的利益格局

2016-09-14 14:57 来源:上海证券报 0

  分享电改红利存在隐形门槛

  在已经公布的各类电改文件中均提到,要打破垄断,加大向社会资本的开放力度,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平等开放售电业务和增量配电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先后成立了500-600家售电公司。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公告成立售电公司后就没了“下文”。

  “售电公司还是存在隐形门槛的。”林伯强认为,普通的参与者很难摆脱各种限制,从事电力批发商的业务。电网公司目前的优势仍很明显,尤其在售电侧,地位很难受到挑战。对于发电企业来说,目前成立售电公司的意愿是最强的。在电力供应明显宽松的形势下,建立售电公司意味着可以多销售自发的电。地方政府则希望把降电价的红利留给重工业企业,提振地方经济。利益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将更为激烈。

  林伯强认为,近期电改进展主要集中在文件公布方面,真正的改革或在明年上半年进入实质性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布的13省市区电改(售电侧)改革方案中还集中提到,鼓励增量配网投资向社会资本放开。多数地方计划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率先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放开试点工作。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配网、输电网投资比例约在1.5比1左右,国内配网投资占比远低于这一水平。根据《配网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我国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

  申万宏源公用事业行业报告认为,PPP 模式有望在电力投资中推广。园区型区域电网是当前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地方政府资源的配网设备商、配网运营商及售电公司将拥有开发园区配电网的潜能及优势。配网设备商通过PPP 模式参与新增配网的建设,能够在不影响回款的情况下大幅带动设备销售。

  记者梳理发现,安徽、河南、新疆、山东、北京、黑龙江、福建等地的方案中还提到,国网地方电力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资产将视同增量配电业务。有电力行业人士认为,这种界定颇为模糊,或影响放开的进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流动性突趋紧 人民币HIBOR创七个月新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