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中秋首秀 五仁月饼正名受阻
资料图:月饼。赵昱 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的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了不能随意涨价、过度包装等内容,并对部分口味有了明确的成分说明。今年中秋是“新国标”施行后的首个中秋节,但商家按照标准生产相应月饼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新国标非强制性
近些年来,食品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也加快了月饼升级换代的步伐。各大商家为了在激烈的月饼市场“大战”中占领榜首,不断将月饼种类推陈出新,在包装上开动脑筋,夺人眼球。与此同时,月饼名实不符、以假乱真、质量不达标等现象也日益凸显。月饼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一方面说明市场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消费者对国家有关部门在监管方面的需求有所提高。
对此,去年年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了新版月饼标准,相较2005年实施的旧标准,新标准由原来的国家强制标准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不仅给月饼“验明正身”,也让不同地域的月饼有了“名分”,将此前“按地方风味特色”明确为“按派式特色分类”,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广式月饼”、“京式月饼”等,还新增了“潮式月饼”、“滇式月饼”、“晋式月饼”、“琼式月饼”、“台式月饼”和“哈式月饼”六种分类,就是以潮州、云南、山西、海南、台湾、哈尔滨地区制作工艺和风味特色为代表的月饼。
另外,新国标中还明确了不同类型月饼馅料中的应有之物,如特别规定了莲蓉类馅料的莲子含量不低于60%,莲子含量达到100%的才能称为纯莲蓉月饼;栗蓉类月饼的馅料中板栗含量不能低于60%;水果类月饼的馅料中水果及其制品的用量应不低于25%;馅料中添加了火腿、叉烧、香肠等肉制品,含量不得低于5%,否则不能称之为肉馅月饼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中还对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五仁月饼”的成分加以明确,指出广式月饼果仁类中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才可称为“五仁月饼”,配料仅限于上述5种果仁的使用,而以其他果仁为主要原料的月饼,不仅只能称为“果仁月饼”,而不能称“五仁月饼”。
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细化,月饼生产企业在操作时,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规范,这将更利于月饼市场健康发展,对消费者也更有利,“虽然是推荐性国标,但并不意味着标准就是摆设。若企业的月饼要叫‘五仁月饼’,必须填充新标准中的五类果仁,否则就不能使用这个名字;若叫‘莲蓉月饼’,莲蓉含量也必须达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