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上海“新政”谣言现形:造谣者所在中介被调查

2016-09-12 16: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影响

  8月谣言密集引发市场波动

  北青报记者发现,8月9月交替之际,发生了多起反响较大的谣言事件,它们之间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意图影响市场并且最终导致了市场的不正常波动,这些谣言横跨股市和楼市。

  近日,有市场传言:“万科股权之争尘埃落定。许家印将任万科董事长,王石任首席顾问,马云任万科名誉董事长。”针对此消息,万科周刊发文表示此为假消息,“不信谣不传谣,吃瓜群众可以散去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自万科股权之争以来,谣言如影随形,包括万科、万科各大股东、证监会和保监会都曾被谣言卷入,而这些谣言对市场的影响都很明显,造成了万科股价的大幅波动。

  8月以来,继“孙宏斌买入万科”后,新传言“保监会要求恒大买入51%万科”也横空出世。8月20日,保监会紧急辟谣所谓要求恒大买入51%万科传言纯属谣言。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该谣言最初是通过某门户网站的地产类公众号发出,经过众多地产类公众号的二次传播,随后在朋友圈引爆,成为当天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8月24日晚间,一篇名为《监管重拳突至!6000亿“万能险”将陆续撤出A股,已曝涉足64股(名单)》的报道流传开来,称“保监会刚刚下发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收紧高现价产品,并首次对市场上居高不下的保险产品保证利率做限制”。该文称,据中金公司测算,预计目前A股中约有5000亿至6000亿元存量资金来自于高现价万能险。新规若实施,来自万能险的存量资金会逐步在5年内被置换或取出。受此消息影响,当天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大跌逾1.4%。盘后,中国保监会紧急辟谣,指出该传言不实。

  尽管辟谣了,但给相关个股造成的巨大波动却已造成,由于被该谣言所误导,一些投资者的损失已无法弥补。一名投资界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造谣者往往是利用了市场的不对称信息,希望通过谣言来获取利益,利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实现套利。

  上海楼市信贷新政、万科股权之争、6000亿“万能险”撤出股市……今年8月,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都传出了造成市场巨大波动的谣言,都引发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辟谣,但谣言影响深远,对相关群体造成的伤害已难以弥补。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些谣言的传播路径大相径庭,往往都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首发,然后经过相关领域公众号的二次传播,引发市场情绪,进而影响市场。

  财经关注

  上海楼市谣言是靠什么路径传播的

  北青报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为了查处谣言,公安机关成立了专案组寻找谣言的源头。据介绍,专案组通过提取互联网上大量传播的谣言样本,最终确定了上述三个主要谣言版本,通过技术分析,层层溯源及人员调查,排查比对了10万余条线索,最终锁定了上述谣言的始作俑者和恶意传播者。那么公安机关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分析,如何根据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寻找到谣言的源头的?对此,北青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新浪微博一名产品运营经理告诉北青报记者,公安机关掌握一定的谣言样本之后,要查找谣言的源头在技术上应该不是难事。目前,就新浪微博而言,已经可以实现对单条微博的传播路径分析,比如说一条微博是如何引爆的,关键是看这个引爆点,这个引爆点往往在于二次转发,就是引爆点大量地触发了二次转发。在这个二次转发的过程中,粉丝多的大V账户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是其覆盖的人群多。由于上海楼市谣言的相关信息已经被删除,北青报记者以近期某热门事件为例进行了传播分析,发现系统分析的数据几乎包括微博的所有层级的转发及评论数据,其中最重要的节点就是第二层的转发,该层级由认证媒体公号、认证传媒人士和网络大V组成。第二层转发之后,该消息的覆盖人群实现了几何级别的增加。

  该产品经理介绍,虽然不知道公安机关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谣言的源头,不过既然可以对某单条信息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在掌握足够多信息的情况下,沿着传播路径倒推应该就可以实现。上海楼市谣言中,公安机关经过层层溯源及人员调查,排查比对了10万余条线索,最终找到谣言的源头,采取的方法应该就是沿着信息的传播路径的倒推。

  据上海警方通报,在沪楼市谣言传播中,除了微博、知名论坛之外,微信公众号也是一个重要的引爆点。除了被关闭的5个房地产公众号之外,另有13个违规微信公众号被要求暂停更新30日。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13个公众号包括了上海4家知名房地产中介的认证公号、4家门户类网站的房产公号、3家新闻类媒体公众号、2家地产类知名公众号。这些被处罚的公众号无疑在谣言的二次传播中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腾讯一名资深产品经理表示,微信后台的大数据系统特别强大,微信公众号后台的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对订阅读者的群发功能,公号作者可以通过分析工具看到文章的传播接收效果、二次传播的比例,还能对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但由于微信本身跟微博相比,其朋友圈等更具有私密性,普通读者要追查谣言的源头比较苦难,但如果警方掌握足够多的服务器数据,用分析工具进行筛选和溯源,只要下足够的功夫,追查到源头应该不难。上海警方应该是先追查到了那些门户类地产号的文章,然后再往前追溯到被关掉的5家微信号,随后通过这些微信号再前往追溯,最后找到了谣言的最初的三个版本,再锁定涉嫌编造谣言的7名房产中介人士。

  财经观察

  应对谣言的最好方式是政府信息及时发布

  8月以来,从楼市到股市,多起谣言搅动了市场。为何谣言越来越多?谣言影响市场越来越大?新媒体为何成为谣言的重灾区?谁该为谣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我们的辟谣机制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微信、微博等媒介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信息交流、人际社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在朋友圈模式下,谣言的传播变得非常便利和快速。一条微信文章发出以后,通过二次传播,极易产生引爆点。目前,一些微信公众号、微博大号为追求点击率,刻意地迎合情绪。比如上海楼市信贷新政谣言,其实稍有判断力的人,应该能够辨别出其中的谣言属性,但这些媒体公众号不但没有去辟谣,反而通过转发、解读这些谣言迎合市场情绪,以获得更多点击量。

  另外,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微信公众号的价值会通过关注者多寡来衡量。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一个微信公众号如果有3万个关注者,每发布一条信息的收益就有1500到6000元不等,关注者增加,收益也会递增。因此,一些营销公号就会通过发布耸人听闻的信息,来增加关注度,这些关注度就成为他们营销的价码。

  由于造谣的成本太低,在利益面前,许多人便铤而走险。对此,上海住建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一些营销机构的公众号,为了私利传播虚假新闻信息。对于这部分公众号,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加大传谣成本。昨日,北青报记者获悉,上海部分中介及相关人士因编造传播房产新政谣言被查,网签资格被暂停。跟以前往往只是封号相比,此次上海对参与造谣的机构和相关人士的惩罚力度是空前的。

  谣言极大损害政府的公信力。那么除了加大对谣言的惩罚力度之外,因该采取什么措施去避免谣言的产生呢?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表示,政府掌握的信息肯定比个人要全面,只要在第一时间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很多谣言都会不攻自破。而一旦政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谣言满天飞。当谣言盛行时,再去辟谣就晚了。(朱开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公布在即 专家建议发展PPP资产证券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