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部分二线城市接连出手降温楼市 未来或更倚重市场化手段

2016-09-10 07:44 来源:新华网 0

  未来或趋向“一城一策” 更倚重市场化手段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曾公开表示,中国的居民杠杆率近年来增长非常快,从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9%,2016年这个数字估计会超过43%,达到44%。每一轮房价的上涨,都伴随着居民杠杆率持续提升。

  新华社早前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曾明确指出,加杠杆只会导致楼市“虚火”上升,放大楼市“虹吸效应”,资金过度向一二线城市集中,既使得热点城市房价高位跳涨,也增加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难度。

  张大伟也指出,政策实际执行的力度低于之前市场预期。虽然直接影响不大,但从心理影响看,这代表了一轮收紧调控的开始。类似厦门、合肥、南京、苏州这样价格上涨过高过快的城市,未来去杠杆或将成为主流政策取向。    

  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定调“严控资产泡沫”的政策背景下,一系列针对房地产领域的“去杠杆”政策正在密集出现。在多个热点城市调控“组合拳”中,纷纷出台了限贷政策。

  未来这些城市调控政策的走向也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张大伟认为,过去全面宽松的房地产调控趋势已经出现了变化,随着市场分化,政策也开始明显的分化,“托底盖帽”开始出现。未来还有多个城市可能会升级调控政策,不仅仅是分城施策,更多的将会升级到“一城一策”。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分化情况的出现,个别房价涨幅过快过高的城市可能还会出台收紧政策,但是大部分城市还是处于“去库存”的状态。

  顾云昌表示,目前房地产发展的主要责任已经落到地方政府,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关政策。他认为,房地产调控要注重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其中供给侧包括控制土地供应量和供应节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时隔两年重启限购:楼市白银时代下的“热火时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