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推动我国钢铁业去产能 未来5年减产粗钢1.5亿吨
化解过剩产能
任务仍艰巨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虽然企业方面积极响应淘汰落后产能,但是,从企业性质来看,具有压缩产能任务的钢企共14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8.6%,炼铁产能和炼钢产能分别为2620万吨和5559万吨,占比分别为70.9%和80.2%。
作为中国产能第一大省,河北省有关钢铁去产能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按照此前河北上报国务院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施方案,2016年实际安排压缩炼铁产能1726万吨、炼钢产能1422万吨,而按各市上报的分月计划,预计到11月底完成压缩炼铁产能1840万吨、炼钢产能1600万吨。
据了解,今年1月份至7月份,河北省完成化解炼铁产能193万吨,炼钢产能125万吨,8月份计划压缩炼铁产能52万吨,9月份至10月份计划压缩炼铁和炼钢产能657万吨和533万吨。其中9月份至10月份计划压缩炼铁产能中有效产能为535万吨,占比达81.4%,且集中在10月份。可以说,相比其它省市,河北省钢铁钢铁去产能任务更重,压力和阻力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河北省去产能明细可以发现,有部分停产时间较长的高炉、转炉设备或长期停产、亏损严重的钢厂并未列入2016年目标之类。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本次去产能任务按区或按市分配,各市、区间利益博弈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亏损严重的企业负债问题严重,债务如何处置成为难题。
对于,化解钢铁产能的难点,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不断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单纯地去产能并不治本,在去产能的同时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才能够标本兼治。只有把去产能和兼并重组并重实施,即产能适度、集中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才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理想目标形态。与此同时,从钢厂降本增效、盘活存量资产以及加强费用控制向管理创新迈进,不断优化库存。钢铁企业可以考虑开发“高、精、尖、特”产品,优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同时也要开发更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以更低的成本达到更高的环保标准。(杨 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