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共识、新主张:历届G20峰会成果盘点
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9月4日-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纵观历届G20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抗击经济衰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政策协调、长效治理等方面也历经曲折而逐渐取得更多共识,杭州峰会更是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寻找未来经济增长动力打下了基础。
应对危机 共度时艰
G20峰会议题无疑折射出全球经济的变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不同阶段,而其会议成果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同时也有很强的延续性,只是达成共识和落实都显得颇为不易。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G20峰会由财长和央行行长参与的会议升格为领导人峰会。最初的议题更多围绕危机应对和围绕危机而衍生的金融领域改革。
2008年11月15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次峰会。由于正处金融危机当口,各国首脑格外重视。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峰会通过了应对金融危机的3600字《华盛顿声明》,峰会在五个领域达成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会议强调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并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本次峰会被分析人士认为是最有成效的一届。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讲话。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二次峰会。峰会达成以下主要成果: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此外,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还将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来帮助发展中穷国。
为促进贸易以帮助全球经济复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在此后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承诺,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
中国、欧盟和俄罗斯等交替发声,呼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时代。各国领导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目标,决定新建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金融稳定论坛。会议就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重申将抵制保护主义,并一致同意将对冲基金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问题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表示,仍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信守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此次峰会还要求IMF通过出售黄金为发展中穷国在2到3年内提供60亿美元资金。
机制形成 议题演进
秉承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G20峰会在拯救滑向悬崖的全球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促使了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化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峰会议题更多面向开始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经济失衡和改革等议题,这一阶段,发展问题开始进入各国领导人讨论范畴。
2009年9月24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峰会。峰会确立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
会议主要讨论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议题。根据会议决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至少增加5%,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从本次峰会起,二十国集团峰会举办也形成了机制,自2011年起每年举行一次。
会议的四大主要成果是:一、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复苏。二、 推进国际金融机构结构改革,增加发展国的发言权代表性。三、促进共同发展,关注发展国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平衡成果。
2010年6月26日,二十国集团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以“复苏和新开端”为主题的第四次峰会。这是自匹兹堡峰会确定二十国集团为世界经济首要论坛以来的首次会议。会议是在世界经济开始脆弱复苏的背景下召开的,与会领导人将就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寻求合作应对之策。峰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妥善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求在11月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同时为发达国家削减赤字和公债设定了量化指标和时间表。
会议发表的宣言强调采取下一步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会议在发达国家削减财政赤字、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时间表,并强调了二十国集团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和加强经济复苏。
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五次峰会。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
此次峰会主要议题为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大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宣言》。首尔峰会是首次在亚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第一,各成员共同承诺加强二十国集团作用,妥善应对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新风险、新挑战,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第二,G20领导人承诺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尽快落实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等转移,体现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上升这一客观现实。
第三,G20领导人首次将发展问题作为主题之一,通过“首尔发展共识”和跨年度行动计划。各方都赞同发展问题成为G20峰会的长期议题。这标志着G20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投入上升到一个新层次,有利于凝聚各方共识,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从根本上缓解世界经济不平衡问题。
第四,G20领导人还在以往峰会成果基础上,继续推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并确立一系列新举措、新步骤。这些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