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去杠杆企业过得怎样? 银行谈钢色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2016-08-29 15:42 来源:人民日报 0

  最怕一刀切

  银行“谈钢色变”。去杠杆任务自上而下,好企业被摊派更多压降份额,劣币驱逐良币

  调研中,很多企业反映,银行对待一些行业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令人非常担心。

  银行“谈钢色变”,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得不到应有支持。

  河北唐山钢铁为了摆脱行业过剩产能对公司的影响,近年力推非钢产业,围绕钢铁主业先后发展了云计算、物联网、电气自动化、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非钢企业已形成170亿—180亿元的收入规模。“现在银行去杠杆普遍一刀切,跟钢铁沾边的一律停贷、压贷,我们的非钢企业去银行借贷,只要一听是唐钢的公司,银行就很谨慎,发展非钢产业主要依靠我们的自有资金,这给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困难。”唐钢财务处副处长郭明举对记者说。

  同样位于唐山的国丰钢铁公司今年关闭了北区3座高炉,压减产能200万吨,由此需要安置职工4000多名,公司以买断工龄方式,一次性支出资金超过3亿元,对公司正常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加上银行信贷收紧,公司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钢铁业买卖难做是普遍现象,但每个行业都有波动期,也有好坏企业之分,有人一股脑地认为凡是钢铁企业就有问题,导致银行谈钢色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很不利,也不公平。”国丰财务部长侯春生认为。

  据介绍,地方银行机构往往对企业比较熟悉和了解,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能保持信贷规模,但去杠杆任务是上级机构下达的,经常是对整个行业下达压降任务,而一些僵尸企业或已经形成呆坏账的企业无力还贷,反而导致正常运转的企业被摊派了更多压降任务。

  南钢集团钱顺江认为,不能把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都扣上“僵尸”帽子。有关方面对僵尸企业的定义并不清晰,很多银行还来问南钢是不是僵尸企业,甚至认为只要是钢煤企业就属于“僵尸”。目前大银行对每笔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都要求上报总行,省行还能掌握南钢的经营情况,但总行的审批人员可能并不了解。最怕的是,有些企业已出现问题,银行想收贷款却收不回,就开始压缩一些还在正常经营的企业贷款。这样一来,劣币驱逐良币,会使好的企业死掉,差的企业还在。

  “我们也希望对优秀的企业提供支持,但现在总行对钢铁煤炭有着严格的限额管理,并通过信贷管理系统锁定这些行业的贷款审批,很多时候我们也没辙儿。”某大银行唐山分行负责人表示,作为基层分行,需要严格落实金融政策和总行信贷要求,对于好企业,只能是一户一议,单独进行信贷调查,争取给予信贷支持。

  银行愁坏账

  “坏杠杆难去、好杠杆难寻”。去杠杆进程受到不良贷款增加的约束

  记者了解到,银行愁的是,伴随去杠杆进程,信贷资产风险显现,不良贷款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处长代金奎认为,去杠杆受到不良贷款增加的约束。目前商业银行对企业去杠杆的途径主要是限制贷款增量,同时将存量贷款从落后行业和困难企业中逐步退出,但这样做可能导致不良贷款增加。部分经营尚可维持但杠杆率较高的企业,因贷款撤出而“猝死”之事屡屡发生,直接增加了不良贷款。而且,部分企业担心还贷后不能续贷,停止偿还贷款,更有甚者抱团违约,打破了原有生态平衡。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韩静介绍,传统银行信贷较多服务于资本密集、重资产的工业企业,随着去产能、去杠杆逐步推进,这些实体企业的风险将加快暴露,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从农行情况看,在去杠杆过程中,不良贷款有一定幅度上升,制造业是重灾区。同时,银行的信贷规模也会有所缩小。“不良率持续攀升,银行业惜贷可能加剧,导致信贷投放受阻。”

  “去杠杆中,银行遇到的最突出困难就是短期内坏账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和司法体系在打击逃废债方面也不完善,最近5年我们通过诉讼方式收回的现金贷款额为零。”交通银行唐山市分行副行长姚晓告诉记者。

  建设银行徐州市分行副行长许范新说,目前不良资产处置渠道较窄,除了少数不良资产实现现金回收,基本上依靠打包转让和核销,很大一部分损失靠银行自身利润消化。

  “现在是坏杠杆难去、好杠杆难寻,一边是银行在过剩产能行业不良贷款快速增加,另一边却是大量资金找不到好项目。”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李明说,目前银行最大的外部挑战不是来自去杠杆,而是由于经济下行,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贷款违约频发,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上升。

  “很多企业抱团对付银行,出现信贷违约,不是想着怎么还钱,而是千方百计逃废债,有的企业在厂区养着大狼狗,我们的信贷员都没法上门。”李明说。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徐效强也认为,对于潜在风险较大的客户去杠杆,随时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引爆不良授信的风险。但不收也不行。银行很难不采取“压”“退”措施,否则将面临内部问责。另一方面,在整体去杠杆背景下,银行融资需求减少,贷款增速放缓,难以找到好的新项目,这与银行寻求业务增长和利润增长的管理目标形成冲突。(记者 许志峰 吴秋余 欧阳洁 王 观)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监管层频发问询函 布控高送转炒作严查内幕交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