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广州旧楼加装电梯新政出台:一楼不掏钱 二楼少出钱

2016-08-25 10:12 来源:广州日报 0

  广州市越秀区梅花路33号九层的楼梯楼装上电梯。(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记者高鹤涛 摄

  昨日,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和《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技术规程》进行通报。这标志着备受市民关注的旧楼加装电梯新政已经正式出台。

  新政有什么亮点?记者了解到,2012年7月1日开始试用的《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行办法》已经到期,但本次新政仍然保留了该试行办法中“两个2/3”的规定,并不要求100%业主同意才能通过加装电梯。而对于现实中往往有1/3的业主反对,新办法则加强了协商机制、提供了分摊费用的参考标准、拓宽了旧楼加装电梯的资金来源等。总的来说,新的加装电梯办法在操作上更加接地气,能更有效推动旧楼加装电梯工作。

  权威发布政务+

  昨日上午,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下称《办法》)和《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技术规程》进行通报。新版《办法》针对广州旧楼加装电梯4年来出现的问题,引入居委会、业委会等第三方协调机制,以减少业主之间的矛盾;此外,《办法》还拓宽了旧楼加装电梯的资金来源,除了可以由业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摊外,还可以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专项维修资金等。

  用昨日发布会上,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的话说,新《办法》更接地气,业主更易理解,操作更加可行,能更有效地推动广州旧楼加装电梯工作。

  2012年7月1日,《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开始实施,对办事流程、审批材料要求等给出了清晰的指引,但今年该《试行办法》已经到期。新出台的《办法》是根据《试行办法》施行4年的情况,针对《试行办法》存在的不足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增设电梯的工作规范。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市国规委负责人透露,自《试行办法》2012年出台以来,规划部门受理的增设电梯许可申请每年大约是400~600宗,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7月,规划部门共受理旧楼加装电梯的申请共3300多宗,其中审批通过的约2500栋,通过率在76%左右。

  “华农模式”有助装电梯

  旧楼加装电梯通常被认为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涉及到报建、业主协商、利益补偿等多个方面。但在华南农业大学的两大集资房改房小区里,加装电梯却推进很快,最早开始加装电梯的茶山小区,电梯安装率已经超过九成;两个小区加装电梯的数量达到了57台,但没有出现过一例业主需要补偿的情况。“华农模式”为广州旧楼加装电梯提供了良好范例,其中究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记者昨日到华农进行了探访。

  经验一:多协商勤协调 化解各方矛盾

  在茶山小区,今年已经85岁的华农原副校长张维球告诉记者,自己住在一楼,但却是第一个签字同意加装电梯的,“因为这是好事,不应该反对。我签字同意后,整个楼的业主很快全部签字了。”

  茶山、嵩山住宅区电梯建设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杜校松说:“整个加装电梯过程中,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邻里间总是有不同意见,但协商一致总能达成共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财税改革再下一城 央地交叉领域事权划分仍是难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