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系H股举牌新华保险 各路资本逐鹿保险牌照
2016-08-19 09: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0
社会资本
加速涌入保险业
在保险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资本纷纷发起设立、收购、参股保险公司,无论是综合型的寿险、产险公司,还是专业化的健康险公司,以及相互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等牌照都备受资本青睐。小米、均瑶、碧桂园、香江等各界大鳄均在谋划着各自的保险牌照。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今年年初表示,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牌照的公司将近200家。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飞速发展,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日本为例,近十年的平均保险密度约为 4000美元/人,保险深度约为 10.48%。但我国保险密度仅为1771元/人,保险深度仅为 3.59%,行业发展持续性可期。且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对养老、医疗、健康保险的需求快速增长,相关政策红利持续落地,为保险行业快速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全球来看,各个经济体普遍面临通缩和负利率的压力,低利率的窗口期可能长达5年至10年,这对金融行业产生压力,但对保险行业而言,低利率环境对控制负债端的成本有利,同时在资产端还拥有一段高收益的存续期,这也给了保险行业发展的窗口期。”梁信军称。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会资本之所以将目光瞄准保险业,是因为保险牌照有其独特优势:有利于完成融资渠道,保险金获取成本低,利于产业资本得到廉价稳定的现金流。有专家认为,保险资金运用的自由度也要远超银行、信托与基金等金融机构,由此吸引了很多企业跨界到保险行业。
面对扎堆进入保险行业的各路资本,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提示,有一些社会资本是跨行业、跨部门流动过来的,股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把保险当“提款机”。要坚持“保险姓保”不动摇,找准行业职能定位,锚定保障本位,充分体现保险业“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宗旨。(记者 李唐宁 实习生 李唯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