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网贷联合存管模式或将“下架” P2P或临“生死线”

2016-08-15 09:03 来源:广州日报 0

  不得捆绑销售或削弱银行积极性

  同时,记者注意到,意见稿如果落地,反而会削弱银行推动存管业务的积极性。

  因为意见稿对银行为P2P开展资金存管设置了条件,如“设置专门负责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与运营的一级部门,部门设置能够保障存管业务运营的完整与独立”;“具有自主开发、自主运营且安全高效的网络借贷存管业务技术系统”。这意味,并不是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有资格做资金存管。记者了解到,如设立专门的部门以及自主开发和自主运营技术的要求,就有部分银行并未达到要求,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才符合条件。

  不过,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对银行设置的门槛并不算高,银行如果有意愿,要达到要求并不难。而让银行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意见稿提及银行“不得以开展存管业务为由开展捆绑销售并变相收取不合理费用”。

  “实际上,P2P网贷资金规模不算大,部分银行积极开展存管业务,除了赚取一定的手续费外,更大的动力在推进资金存管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拉存款和产品搭售。”前述人士告诉记者。

  分析  P2P或面临大规模退出潮

  除了银行对P2P资金存管的热情并不高涨之外,P2P平台本身的“委托人资质”也成为进入“存管俱乐部”的一大障碍。

  在《征求意见稿》中,对于P2P平台成为网贷存管,委托人提出了五条具体要求,其中包括“在工商管理部门完成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在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具备完善的内部业务管理、运营操作、稽核监控和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等。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广州e贷总裁方颂对记者表示,“在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及“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这两个要求比较高,“目前全国应该没有一家平台达到上述要求。”

  其分析称,尽管监管多次提出网贷的备案问题,但是尚未落地,因为目前没有可实际操作的流程,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获取也较为困难,因此业内获得许可的P2P平台极少。

  而小牛金服执行总裁兼小牛在线CEO刘金科表示,按照征求意见稿,间接提高了网贷行业资金存管的门槛,而资金存管一旦落地,行业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退出潮。

  反应  支付公司已暂停联合存管业务

  而对于“风暴眼”中的另一端——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却罕见地保持了集体沉默。

  根据此前记者了解,富友支付、汇付天下、中金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均已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推行联合资金存管模式。但昨日,记者联系各家公司官方渠道,大都对于是否开展此项业务矢口否认或称“还在和业务部门沟通”,并不愿意出面进行正式回应。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推行的联合存管模式确实已经无法推进,“好几个大型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已经在上周暂停银行联合存管业务了。”

  “目前可能可以走通的,是北京、广东、江苏等地P2P平台通过当地的互联网金融协会批量存管的模式。”方颂对记者表示。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交易所“死磕”股权斗法 借壳新旧标准现分歧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