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苏州政策收紧 二线城市楼市调控料加码
供给端措施待加码
楼市在前期冲高后,正逐步进入高位调整期。克尔瑞报告指出,7月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环比下滑10%,降幅较6月份进一步扩大。一线城市整体成交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5%和14%,其中除深圳成交环比微涨2%以外,其余三个城市全部下跌。二三线城市成交环比下跌10%,但同比上涨5%,近半数城市7月成交量仍高于去年月均成交水平。
重点城市的成交量虽有所下滑,但房价并没有太多下降。诺亚财富认为,房价坚挺的原因在于:一是在目前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只有地产市场可以承接住10%以上M2增速;二是当下土地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房价。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表示,由于房地产供应量跟购买力回到市场的节奏不同步,房屋供给有时间的滞后性,加上房屋产品的不可移动性,造成了大约两年左右的尴尬期,因此形成了房地产价格畸形。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从根本上缓解房价上升压力需从供给端入手。虽然目前中国房贷杠杆还未超出合理范围,但房价与房贷过快上涨导致风险积聚,长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虽然一些大城市房价上升较快,但全社会房贷支出负担并不算高。梁红认为,这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总体房贷存量并不高;二是在很多中小城市房价并未出现大幅上涨;三是由于房贷平均久期在中国仅8年左右,很多存量房产的房贷早已全部或部分付清,当期有房贷的家庭比率不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房地产研究室副主任邵挺表示,需正确引导房企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预期引导不好会引起泡沫自我循环。如果后续不断有地王提升房价上涨预期,最后使房价继续冲高,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会面临更多风险。
部分城市调控压力大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此前曾表示,要进一步促进房地产投资健康发展。因城施策加大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当下楼市冰火两重天是突出问题之一,进一步说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应是区域性的,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提出一个宏观政策或一般性政策,而是要落实到每个区域和地区,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分析。
业内人士认为,从调控动向看,二线热点城市大概率会出台较为严厉的政策,或围绕限购、限贷以及社保等层面展开。可能有10个城市是政策收紧的热点地区,包括天津、济南、郑州、武汉、合肥、南京、苏州、杭州、厦门和合肥等。此类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南京、苏州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其他城市后续或有收紧政策出台。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表示,下半年支持居民自住性、合理改善性购房需求的政策总体会保持稳定,热点城市的部分政策也会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做进一步调整,土地等供应或增加。但纵观全年,商品房成交量、成交价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会创历史新高。
在政策走向上,链家研究院分析师李攀丽表示,下一步或通过信贷政策调整高端需求、投资性需求来抑制资产泡沫,但该部分市场份额本身不大,适度调整的力度不会引起市场大幅波动。
严跃进认为,在信贷收紧上有两个考虑。一是打压房价、稳定市场预期;二是打击泡沫,尤其是“资产泡沫”。总体上会呈现信贷收紧的趋势,既打击信贷泡沫,又打击房价泡沫。此外,央行此前在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这一表态与目前收紧银行信贷的做法较为吻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