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同比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 年末PPI同比增幅或止跌
暑期因素导致部分服务价格环比上涨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2%,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6%。
余秋梅表示,7月份CPI环比上涨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降雨气候对部分地区鲜菜价格影响较大。7月份全国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部分地区出现汛情,强降雨对鲜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致使部分地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分地区看,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鲜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16.2%、14.3%、13.3%和12.8%。二是暑期因素导致部分服务价格季节性上涨。受暑期出行人次增多的影响,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1%和6.5%,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13个百分点。三是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回落。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1.9%和1.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0.10个百分点。
对于下半年物价走势,连平表示,下半年部分食品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但CPI整体运行趋于平稳。物资运输和供给逐步回归正常,洪涝灾害和高温天气对CPI的影响减弱。猪肉价格环比出现回落,同比涨幅收窄,进入三季度之后可能迎来下行周期。蔬菜、水产品、水果等食品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将是影响物价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非食品价格平稳运行中存缓慢上升可能,服务、文体娱乐、旅游类价格稳定上涨,石油相关消费品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货币流动性对物价的整体抬升作用有限,对部分供需吃紧的产品价格影响则更为明显。今年下半年CPI翘尾因素整体较低,不会明显推升物价。
PPI同比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
2016年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下降2.6%。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5%。
据测算,在7月份-1.7%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
余秋梅表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降转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来环比价格为正的总的态势。环比变动的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由降转升,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本月分别上涨2.5%、0.4%和0.2%;二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纺织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0.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9和0.5个百分点;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继续上涨。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5.9%、9.2%和4.7%,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0.9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53%左右。
■连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年末PPI同比增幅或止跌
对于下半年PPI走势能否继续由降转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年末PPI同比增速逐渐回升至0%左右,不排除回正的可能。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弱的影响下,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动能不足,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和震荡,但不会像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末那样持续大幅下行,输入性通缩压力不会太大。去产能力度加大,产能的削减提振了价格企稳的预期,年初以来国内工业上游的资源能源等输入端价格有所回升,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业价格环比都有阶段性上涨。大量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下游市场需求逐渐改善,带动工业出厂产品价格企稳。由于去年同期工业产品价格逐渐下跌,今年下半年PPI同比基数逐月收窄,有助于PPI涨幅的改善。(文/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