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后备箱容积缩水问题不容忽视 长安CS75缩水超25%

2016-08-01 15:10 来源:广州日报 0

  车天下解读

  数据差距为何如此大?

  自报数据 无标准

  记者了解到,对于行李厢容积,国内有“GB标准”。不过,没有专门机构对此进行测量与监督,数据都为汽车主机厂自行公布。而且也不是强制性。这有点像十余年前,中国汽车刚刚井喷时,汽车油耗都是车企公布的90公里匀速下的理论油耗,且还是实验室里录得,结果造成实际油耗比理论油耗高出一大截。为避免误导消费者,也为监管提供依据,工信部开始介入,推出工信部油耗。不过,也只限于油耗,其他汽车参数不在监管之列,包括行李厢容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欧美,当地政府都明确要求汽车主机厂对上市车型的行李厢进行测试,并在汽车参数表中详细注明,以供消费者参考。不过,欧美销售车型的行李厢容积同样掺水。外国汽车媒体也进行过类似测试,缩水与国内一样严重。显然,在行李厢容积上做手脚,并非中国独有。

  记者采访上海和广州多位汽车设计师,得到回复,车企公布多为理论数值。理论数值测算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水滴法”用水充满行李厢,再测算水的体积。二是“模拟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数值。无论何种,行李厢所有空间都会被计算在内,包括缝隙与边角——比实测值大,再正常不过。

  提示:

  行李厢容积与加长轴距无关

  近些年,中国投产新车流行加长轴距。只不过,加长的轴距多数体现在后排,增加后排纵向长度,行李厢容积多数时候维持不变。为提升舒适性,汽车后悬挂技术含量提升,采用独立或多连杆悬挂。悬挂是行李厢“杀手”,看到行李厢有两个大鼓包,下面便是悬架系统。此外,混合动力和新能源车的电池多数是装在行李厢,也会直接降低行李厢容积。

  有人问,行李厢的“黑科技”是否需要选择?踢腿开启、电动开启、底盘升降、一键式放倒后排……是开始列装的行李厢辅助配置。踢腿开启行李厢,噱头大于实用。踢到腿累,尾厢仍是不开——测试记者在测试中,不止一次遇到。底盘升降,看似高大上,升降幅度最多也就10cm,装点门面的成分会更多一些。电动开启和一键式放倒这两个功能,确实有用。但假如会大幅增加购车成本,不要也罢。

  行李厢大小才是关键,其他都是配角。购车时,得打开行李厢盖比较一番。条件允许,试一试装卸行李。二胎家庭尤为注意,行李厢容积与将来使用便捷性息息相关:家庭人口越多,对行李厢容积要求也就越高。最后,提醒一句,不能过分依赖车企提供的数据,水分还是蛮大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贾跃亭个人担保乐视汽车被指风险大 融资模式遭质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