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姜建清: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能干什么?

2016-07-31 22:18 来源:财新网 0

­  “金融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7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上表示说。姜建清在5月刚刚卸任“宇宙行”工行的一把手位置,他在任内的工作受到银行业的广泛好评。

­  姜建清首先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经济带动效应,是当前全球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措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热议的经济议题。

­  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拥有的投资空间巨大。他引述交通部和发改委的文件称,未来三年中国将在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投资建设300多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约4.7万亿元。

­  姜建清从两个方面列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扩大有效需求,伴随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投资,拉动下游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有效供给,提供便利的交通、配套条件,才能吸引投资、扩大生产以及降低成本。

­  姜建清表示,当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的缺口,仅靠政府投资或开发性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但是他也提到,因为项目投资回报率低、担忧合同履约风险等原因,中国目前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积极性都不高。

­  “需要有更多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他说。而这其中,金融工具的作用不可小视,姜建清还提出了至少三条具体的建议。

­  一是财政政策可以积极发力:通过设立基础设施建设等基金,弥补权益性资本不足;通过设立担保基金、夹层融资基金等机构,管制融资风险;以及减税,贴息等政策,提高潜在收益。

­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金融创新:加强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信息交流、资源互补、收益分享、风险共担;开发境内外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投贷联动等多层次融资方式;以及探索家族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以及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  三是通过商业化融资模式创新,向社会发行长期债券,动员更多的私人及企业部门的资金参与。“但全过程要加强透明度披露。”姜建清说。

­  此外,姜建清还表示可以通过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完善项目退出机制。(记者 朱亮韬)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瑞星发布上半年信息安全报告:手机病毒暴涨 云安全前景广阔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