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同仁堂回应产品未测出驴DNA:高温后DNA已被深度破坏

2016-04-01 16:55 来源:法制晚报 0
从熬制到成品,消费者拿到手中的阿胶要经历多少个流程才能制成出厂?

工人正在拿取加工好的阿胶准备进行包装

  同仁堂回应“阿胶中未检出驴DNA”—— 高温后DNA已被深度破坏

  从熬制到成品,消费者拿到手中的阿胶要经历多少个流程才能制成出厂?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同仁堂阿胶生产基地,参观了整个阿胶生产流程。从驴皮的切割、浸泡到熬制、晾干,都有着严格的技术卫生要求。

  针对媒体曝光同仁堂阿胶未检测出驴的DNA事件,同仁堂表示,“职业打假人”曾照兴委托的检测机构按照通常用于猪、牛、驴肉鉴别的行业标准进行检测,该检测方式对阿胶并不适用。

  现场 工作人员全程穿戴卫生衣帽

  刚走进基地的生产车间,就能隐隐嗅到车间里散发的动物皮毛的气味。在车间主任刘立春的带领下,记者先行进入了切割室,切割室一侧立着3张撑开的驴皮,房屋中间放置着切割机。在工作人员操作下,驴皮被机器切割两次,变成小块小块的驴皮。

  随后,记者来到下一间生产室,发现车间中放置着很多大小均匀的水池,水池中浸泡着驴皮。“切割完成后,要进行驴皮的浸泡。”刘立春介绍,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优质合格的驴皮在配料完,按工艺规程切至小块放入泡皮池中进行泡皮至驴皮膨胀回软,期间要定期换水确保驴皮不变质和去除杂质。

  经过4小时以上的浸泡,进入洗皮阶段。泡好的驴皮进行洗皮,洗完后焯皮,进一步去处杂质和油脂,接下来进行煎煮,煎煮后胶液要进行过滤,取上清液,然后进行胶液的浓缩,浓缩后进行打沫,打沫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胶液中的杂质,保证阿胶品质,而后进行收胶。

  现阶段阿胶的生产过程可以相对充分地利用现代机械带来的便利,减少人工操作,车间能见到的工人比较少,偶尔能见到行走在车间中进行卫生打扫的工人。

  与前面的生产环节不一样,“打沫”阶段工人们穿上了更为“严实”的卫生服。据工作人员介绍,因为需要人工操作,生产车间有着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要求,所以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需要穿上专业的衣帽鞋,并对手部等进行消毒。

  采购 各批号产品使用驴皮可追溯查找

  为了驴皮能“保质保量”供应,同仁堂在进行原料采购时会挑选经审核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其审核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质量标准、检验报告以及供应商的人员机构、厂房设置、物料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等进行核查。

  运输到制药基地的驴皮基本都是“完整的”。“我们要求供应商提供的驴皮必须带头、耳朵、尾巴,以便于我们对于驴皮进行核查鉴别。”工作人员说,“依照原料标准《北京中药材标准》中的驴皮项,主要对驴皮的性状,如耳朵大小、躯干长度、毛的颜色、肩部的十字架等进行核查。入厂的驴皮要对其性状、水分、杂质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抽样检查。”

  目前,同仁堂所有的阿胶原料驴皮都实现了可追溯,通过高清摄像头的全程记录,哪一批号使用的是哪些驴皮都能调出相应的视频资料供检测部门抽查,以保证基地投料的均为优质纯正的驴皮。

  回应 经高温处理后 DNA已经被深度破坏

  据媒体报道,2015年2月,“职业打假人”曾照兴花了3604元,在深圳市宝安区海雅缤纷城内的北京同仁堂专柜,购买了数盒产品成分中注明含有驴皮的北京同仁堂食用阿胶(纸盒版)。今年1月11日,曾照兴自费向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送样检验了该款食用阿胶,检测报告中显示该产品检出牛、猪DNA成分,并未检出驴、马DNA成分。

  北京同仁堂表示,针对媒体曝光同仁堂阿胶未检测出驴的DNA的事件,曾先生委托的检测机构按照通常用于猪、牛、驴肉鉴别的行业标准(SN/T 3730.4-2013、SN/T 3730.5-2013、SN/T 2051-2008)进行检测,该检测方式对阿胶并不适用。

  同仁堂出具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即SN/T 3730标准起草单位)方面对此事的回复:关于SN/T 3730.4及SN/T 3730.5,经咨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起草人,答复是这两个标准不适用于阿胶样品的DNA提取,因此不建议作为阿胶的动物源成分检测标准。

  起草SN/T 2051标准的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也同样回复说明,阿胶是经过深度热加工后的产品,DNA已经被深度破坏,该标准不适用于阿胶产品的DNA提取,因此不建议作为阿胶的动物源成分检测标准。(记者 张婷)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优步司机半路强拽乘客下车 回应称涉事者已被封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