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省区市因追逃追赃工作不力 遭中纪委批评
战略部署:
建立健全省级追逃追赃协调机制
此次参训学员共126人,主要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纪委、法院、检察、公安等涉及追逃追赃工作的相关部门。
这样一支“混编战队”切合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跨领域、跨部门的实际需求,也为建立健全省级追逃追赃协调机制奠定了基础。
“来自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的领导详细介绍了追逃办的架构和工作情况,为省级追逃追赃协调机制的运转提供了‘依葫芦画瓢’的范本和思路。”山东省纪委常委刘铁生说。
但与中央层面不同的是,省级追逃追赃协调机制更加强调对内协调,特别是外逃案件调查基础性工作和防逃工作。
在广东省纪委案件监察管理室副主任林汉基看来,“对内协调,横向是将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追逃追赃职责收拢,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力量,明确分工任务;纵向,还要配合中央做好重点个案的基础性工作等。总之,要避免单兵作战,形成工作合力。”
交流中,来自追逃追赃一线的学员们对贪官外逃中所反映的“人”、“证”、“钱”的管理问题都有切身感受。
他们见过有的重要涉案人员“闻风而逃”,甚至来去自由;有的官员不知哪里来的“神通”,持有多个“真的假身份证”和多本“真的假护照”;还有的涉案人员早已转移大笔资金,做好外逃准备。
“如果能建立起协调机制,各部门间联网合作、信息互通,可疑人员在任何一个点上‘触网’都会引发警报,将会有力地加强防逃工作。”一位来自四川的学员对此充满期待。
战术指导:
工作有目标,行动有坐标
25日下午的一场讲座中,来自人民银行条法司的学员朱慧洋向主讲人提出,对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流情况是否能有效监管。
出乎意料,问题得到了席间另一位学员的回答。就在讲座结束后,来自支付宝“老家”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学员主动找到朱慧洋,介绍他们与支付宝公司间的合作模式。
9场讲座,7场地方经验交流,晚间还有小组讨论——4天的学习日程满满当当。有专家详解法律、金融方面的技术性问题,有来自外交部、中组部、最高检、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方法传授,还有驻外联络官对重点外逃目的地国相关法律政策的介绍。
“协同作战,具体战术怎么打?”在务实的课程设计中,在热烈的互动讨论中,学员们找到了答案。
“追逃追赃,工作对象在境外,基础工作在境内。”湖南省检察院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副主任黄辉军认为,信息统计工作,又是基础中的基础。
根据要求,各省区市将建立动态统计报告制度,对外逃情况发现一起报告一起,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追逃办,并实时更新、补充相关信息材料。
“追逃追赃工作直接涉及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底数不清,就是管党、治党不严的表现。发生外逃事件还不及时报告、处置,就是失职,必须追责。”学员们认为中央传达的态度非常明确。
“追逃追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手抓协调,一手抓个案’,个案的对外合作又离不开国内调查工作的支撑。”黄辉军表示,地方要加强调查取证,深挖证据线索,为开展劝返工作或督促外方启动刑事调查创造条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副书记李金英认为,此次培训既是动员部署,又是指导帮助,让地方开展追逃追赃“工作有目标,行动有坐标”。
就在培训班结束前一天,追逃办宣布,2015年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天网”行动即将启幕。恢恢天网,疏而不漏,何况这张“天网”正上下齐心、越织越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