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赴陕西考察调研 携彭丽媛重回当年延安插队村庄
离刘金莲家不远,是吕侯生家。习近平当年在他家也住过一段时间。在福建省工作时,习近平接到吕侯生的信,说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习近平就把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钱为他看病。虽然腿最终没能保住,但习近平的帮助让吕侯生终生难忘。
一见面,总书记就握住吕侯生的手嘘寒问暖,关心他穿戴着义肢行动是不是方便,这两年家里生活怎么样。总书记和吕侯生并肩坐在窑洞的土炕上,回忆他们一起吃饭、共同劳动的场景。
1970年,生产队专门修建了6孔知青窑洞。习近平就搬到了那里,直到1975年离开。
习近平走进这里,指着窗户下面说,那时候这里摆着一张绿色的书桌,那边还有个架子,我们装行李用的皮箱就放在上面。
窑洞的墙上挂着一张珍贵的文件影印件——这是一份手写的文件:“梁家河大队党支部:经公社党委1974年元月10日会议研究决定接你队石玉新、石风兰、习近平三同志为中共党员。党龄即日起计算,特此函告。”
院子外面,保留着一口沼气池。1974年,时任大队党支书的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了这口沼气池,这也是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
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是一幅手绘的宣传画。上面写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总书记招呼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他感慨道,这幅画也40年了。
不知不觉,已过了晌午。在当年老支书,也是习近平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家,主人热情邀请习近平留下吃顿便饭。习近平愉快答应了。热气腾腾的炖羊肉、荞麦饸饹、油馍馍、蒸南瓜、麻汤饭……乡亲们和总书记忆苦思甜,回忆着吃糠咽菜的日子。
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曾将这首诗改动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