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市两万多人扮穷骗保障隐瞒家庭收入 骗保者或被起诉

2015-02-05 15:01 来源:羊城晚报 0
对于骗保行为,广州市正在立法,或将予以重罚、起诉、“停保”。

骗保者或面临被起诉

  对于骗保行为,广州将立法解决。

  市民政局负责人透露,广州市正在为低保立法—《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对低保标准的调整、低保金的发放时间、低保对象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对骗保行为的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骗保行为怎样处罚?李志雄说,为了建立社会救助保障诚信体系,对于骗保行为将予以重罚。不仅要追回骗保金额,如果骗保额度大,情节严重,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其起诉。此外,还将视其骗保情节轻重及相关记录,对其实施“停保”半年或以上,不受理其低保申请。

  记者从市法制办了解到,去年年底,《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市法制办网站上公布并征求意见。经完善修改,目前已提交市政府审议。

力促再就业避免养懒人

  低保制度存在着福利保障与“贫困依赖”之间的矛盾,现实中不乏年轻力壮的人员长年吃低保的现象。对此,《办法》多措并举促进在法定就业年龄内且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力促低保、低收入群体再就业,避免出钱“养懒人”。

  在记者看来,这种多措并举是“萝卜加大棒”。

  市民政局负责人举例说,比如对重新就业的低保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一定额度的收入计算豁免,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再如,规定法定就业年龄内且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应参加就业培训,接受部门推荐就业。未就业的,每月应参加不少于60小时的社会公益服务。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转移给社工组织,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社会融入能力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在该类人员重新申请低保时,应有社工机构对其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评估报告。

  此外,李志雄介绍说,新办法实施之后,凡是有劳动能力且在适于劳动年龄段的低保、低收入人群,在申领低保、低收之后,必须参与由市民政局及相关单位提供的就业培训及介绍就业。如无故两次不参加,将撤销其低保。

  同时,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年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等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要求街镇对低保对象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提出变更或者保留低保待遇的意见,报区民政部门认定。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安徽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张苏洲被捕 多名高管落马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