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昨审议 拟取消9个死刑罪名

2014-10-28 07:48 来源:闽南网 0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10看点

  1.集资诈骗等9项罪名可免死取消了9个死刑罪名: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2.增加“财产刑”让行贿人“吐出”不当获利现行的刑法对行贿人处罚条款中,没有涉及罚金的规定。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涉及对行贿犯罪的处罚条款中,多处增加了处以罚金的内容。

  3.将腐败的刚性数额标准改为“数额+情节”将现行刑法对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具体数额的规定改为视情况而定。

  4.强制猥亵男性也将入刑我国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草案将这条中的“妇女”改为“他人”。

  5.保姆虐待老人、孩子也将入刑在现行刑法只针对虐待家庭成员追究刑责的情况下,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追究刑事责任。

  6.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者加重处罚将现行刑法中针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修改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代考属犯罪行为增加了组织考试作弊等犯罪,把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破坏考试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8.使用假身份证属犯罪修改了现行刑法中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犯罪规定,将证件的范围扩大到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证件;同时将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行为以及使用、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9.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等在网上传播入刑变造虚假的险情、疫情、警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以刑责。

  10.公路客运严重超载、超速列入危险驾驶罪增加了危险驾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公路上从事客运业务,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

□专家分析

为何削减9个死刑罪名?

1.非法集资案件属非暴力犯罪

  经济类犯罪不能与暴力犯罪相提并论。“这次取消的9个死刑罪名中一些属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对于这类犯罪少用、慎用死刑是大势所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京平说。

2.强迫卖淫如致死伤以强奸罪论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看来,此次刑法修改取消的几个死刑罪名主要是因其属于非暴力性经济犯罪,而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则属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两类犯罪是非暴力性犯罪,但如果强迫卖淫过程中有暴力致被害人死伤的,可以采取法律适用上的应变,以强奸罪论处。

3.这些犯罪最高仍可判无期

  目前世界上完全废除死刑的国家有90多个。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外废除死刑的国家并没有因此而导致犯罪率上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适时介绍,这次虽然取消了9个罪名,但这些犯罪最高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对相关犯罪在取消死刑后通过加强执法,该严厉惩处的依法严厉惩处,可以做到整体惩处力度不减,以确保社会治安整体形势稳定。”(新华 人民网 法晚)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网上编造和传播虚假险情、疫情、警情拟入刑
下一条:萍乡湘东区花炮厂办公楼爆炸引局部垮塌 致2死1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