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西吕梁政商关系:煤老板行贿400万被拒后改送1000万

2014-09-09 15:42 来源:人民网 0
煤老板带去400万现金被该官员断然拒绝,第二天立即送去1000万现金。

  曾经有山西吕梁煤老板向某位官员“上贡”时,带去的400万现金被该官员断然拒绝,随后该官员婉转地询问了该企业的年收入。第二天,煤老板立即送去了1000万现金。

  8月29日,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宣布接受组织调查,成为山西落马的第4位常委。白云曾在2003至2006年期间担任吕梁市委副书记(2004年撤地设市前为吕梁地委副书记)一职。

  至此,近半年来,山西省已有六名任职或曾任职于吕梁的高官先后落马。

山西吕梁政商关系:煤老板行贿400万被拒后改送1000万
吕梁前书记杜善学

  近半年来,吕梁官场动荡不断。2014年2月20日,山西省委决定免去丁雪峰吕梁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免去丁雪峰吕梁市市长职务;2014年5月29日,中央纪委网站宣布吕梁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中生被查;6月19日,曾任吕梁市委书记的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被查;8月23日,曾任吕梁市委书记的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被查;8月26日,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明珠被有关部门带走。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一连数名官员的落马都与在吕梁任职息息相关。“吕梁的官场就是煤老板用钱堆出来的。”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吕梁的反腐大幕由2月丁雪峰被免拉开,爆出了吕梁当地地方企业筹集资金为丁雪峰运作吕梁市市长一职的内幕。随即,随着吕梁首富、柳林联盛集团董事长邢利斌的被捕,吕梁当地多年来隐秘的政商“朋友圈”逐渐浮现。邢利斌之后,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贾廷亮、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珠、吕梁市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邸存喜(现任董事长郭继平已于8月初被带走)都陆续被带走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三位在吕梁地区赫赫有名的企业家,都与最近的官场动荡脱不了干系。

热点推荐:

以煤为媒的政商关系

  位于山西中部西侧的吕梁山区,曾经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革命老区的荣誉并没有改善吕梁人民的生活。山多地少、土瘠民贫、天寒风烈的恶劣环境使得吕梁至今仍然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市13个县中,国家级贫困县有6个之多。

  2003年,吕梁撤地设市,成为山西省第11个地级市。此后的10年,凭借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吕梁“一夜暴富”,成为山西煤老板最多的城市。资料显示,吕梁地区含煤面积1.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其中,离石柳林矿区的煤炭资源属于4号主焦煤,低磷低灰低硫,被称为煤炭中的“国宝熊猫煤”。吕梁煤炭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煤焦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一半。

  当地有关部门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吕梁的经济腾飞与煤炭的发展可谓息息相关,“吕梁能富起来全靠老祖宗地下给留了点煤,煤矿、焦化厂还有其他的伴生产业就是吕梁经济的命根子。”

  伴随着吕梁煤炭行业的发展,腐败也随之滋生。据了解,吕梁市原有煤矿主要以村办煤矿为主。1983年,原煤炭部发布《关于积极支持群众办矿的通知》后,吕梁村办煤矿逐渐采取个人承包制,承包人每年向村办缴纳一定的利润分成。2000年后,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能源需求暴增,价格猛涨,办矿的利润达到惊人的程度。

  根据当地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的描述,随着煤矿利润的提高,承包人与村办之间原先的利益分成协定成为了主要矛盾。承包人不愿意增加承包费用,又为了避免他人不满,开始向个别村办领导进行利益输送。随着煤矿利润持续高涨,乱采乱挖现象屡禁不止,矿难时有发生,“送钱的圈子越送越大,怎么能花钱摆平就怎么花钱。”

  2005年,为了明确责任所有制,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山西进行了以产权改革为主的第一次煤改,过去的村办煤矿变成了私人煤矿。据当地煤炭企业经营人介绍,“大家都想要煤矿,市场经济嘛,肯定是谁的办法多就给谁。”

  2007年,山西省政府进行第二次煤改,鼓励国有煤炭企业集团重组、合并,以提高全省煤炭产业集中度;对于私人小煤矿,则鼓励采取国有煤企托管、兼并等方式。在吕梁,资源整合的形式以政府为主导,煤老板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便至关重要。以煤为媒的政商关系由此潜滋暗长。

  据多家媒体报道,邢利斌之所以能够在2006年成为山西首富,得益于其在煤改初期大规模“白菜价”购入煤矿整合资源。以2002年邢利斌8000万收购兴无煤矿为例,若按可开采储量计算,邢利斌每吨煤炭付出的价格仅为0.57元。而按照当时的煤炭市场行情,每吨煤的价格少说也得200元。

  当地一名熟知官商关系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官员贪腐问题之所以在吕梁十分严重,与吕梁过分依赖煤炭有很重要的关系。“煤炭行业利润大,前几年市场景气的时候,煤老板的收入轻易就上亿,收入越高,上贡的金额就越大,官场贪腐的价码也随之上涨。”

  据说,曾经有煤老板向某位官员“上贡”时,带去的400万现金被该官员断然拒绝,随后该官员婉转地询问了该企业的年收入。第二天,煤老板立即送去了1000万现金。

  当地一位商人介绍,吕梁的政商环境表面亲密、实际紧张,一些商人常常抱怨赚钱不易。“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辛辛苦苦赚得两个钱,当官的三言两语就拿走了。”

  在吕梁,多年来形成的贪腐风气在一些当地人看来早已习以为常。《中国经济周刊》调查发现,吕梁的不少当地人认为“花钱办事”理所当然,但是钱能不能花出去,取决于能不能找到过硬的关系。就这样,吕梁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利益彼此交错,政商之间逐渐形成了“合作互惠”的模式。

传说中的吕梁“买官价”

  在丁雪峰被免职后的2014年2月24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山西省反馈巡视情况时提到,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牟取利益;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巡视组组长叶冬松代表巡视组向山西省提出的意见建议中包括:严肃查处“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及违规用人等问题。当地不少人认为,这项意见主要针对的是吕梁。

  此次落马的6位先后任职于吕梁的官员中,除白云被称主要是因其在阳泉市任市委书记时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外,都与靠吕梁当地企业资金上位紧密联系。其中,近日被查的郑明珠曾主政交口县12年,与当地不少违法露天煤矿业主关系亲密;张中生在调职前把持中阳县34年,坊间传闻被称为“十里钢城”的中阳钢铁有限公司即是该公司董事长袁玉珠为张中生预备的“钱袋子”;丁雪峰的落马有孝义县几位煤老板“鼎力相助”的“功劳”,而聂春玉与杜善学升任省委常委,则离不开邢利斌、贾廷亮等老板的“慷慨解囊”。坊间传闻,仅邢利斌一人,就为杜善学的升迁之路贡献了5000万。

  在吕梁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位子轮不到,不是人不到位,是钱不到位。”

  在当地广泛流传着一篇《一顶乌纱帽,千万雪花银》的帖子,帖子的作者自称是吕梁市的一名副县长,举全家之力在提拔县长的关口行贿400万,最终财力不抵他人败走麦城。据当地消息人士称,“确有其事,据说,因为帖子的影响太大,最后该作者升调至其他部门,也是正县级”。

  帖子中,该作者写道:“人的一生都有几个关键的时期,此时需要极大的魄力来应之,最关键是要舍得投资。在竞争实力不相上下之际,财力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数目应是常规数目的3倍以上方能万无一失。我投资了400多万元,自感已经十分充分,实际上只约够有半顶乌纱帽。”

  据当地知情人士说,从基层到高层都或多或少存在拉票贿选的现象,凡是涉及到的官员一般都采用“宁可错送不敢漏送”的原则。而贿选的方式主要以送现金为主。“一般的小喽就是购物卡,往上就是一两万的现金,逐步上升,到了需要百万的地步,通常都是送美金或是金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香港一女性在新西兰旅游期间失踪超半个月 或遇意外
下一条:亚泰集团和北方水泥等3家企业因垄断被罚款1.14亿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