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28省市5.6万考生异地高考 涉及户籍问题
储朝晖:
在全国不是很大的数字,因为它是是分布在各个省市。从目前来看,我们从里面解决了一千万里头的1/20。各个地方的政府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个问题。而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各个地方政府把自己的资源或者政策用足用活,想办法解决这些人的问题。
评论员:
您还是需要跟我们解释一下一百万。也就是在未来若干年的过程中,每年大概有一百万左右的高考考生要参加异地高考。这个数字,就即便对于北上广核心城市来说,如果消化它,更何况不仅仅这三个城市消化这一百万的异地考生,您觉得难不难?
储朝晖:
这个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能说没有难度。但是在各个地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要制定一个政策,解决哪一部分的问题,我不能解决哪一部分的问题,这个有一个明确的交待,让公众感觉到是有道理的,能够说的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及时的推广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就真正打破我们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在这个基础上,让高校和考生之中相互的选择,这样一来就没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了。
评论员:
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对于北上广这种既得利益的享受者来说,不管从上到下恐怕都不愿意打破这样的一个现有的秩序,因为他们是现有秩序的享受者、得利者。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打破这种看似非常坚固的这种分离?
储朝晖:
还是要积极的想点子、想办法,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同时一个大的目标,我们是建立公平公正的高考招生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是不能保护一部分的利益而损害另外一部分的利益。
评论员:
现在的确是在逐步开放异地高考。但是,目前的这种计划的招生体制并没有变,每年给各省多少个名额,每面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在这两个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怎么能够未来异地高考能够有序、有效的实施。
储朝晖: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未来的大的方向是要改变计划体制。那么在计划体制没有改变之前,各个地方能够做的就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作为我们随迁子女就读的高考基本的工作目标。然后长远的在去朝这个目标一步步的实施。近期要做的是现有自己的资源用足,尽可能的解决这些随迁子女的问题。
评论员:
好,非常感谢储朝晖研究员。异地高考的背后涉及到的是户籍问题,是社保的问题。异地高考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所牵扯的利益之深,远非其他的教育话题可以比拟。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因为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公平,我们知道它难,却偏偏要知难而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