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网络文学遇审查风暴

2014-05-29 16:24 来源:南方周末 3

“嫂子”,或者“医生”

  为配合审查,网站常常得24小时待命。曾经有一次,网监在早晨7:50时发信警告某文学网,通知他们半小时内必须删掉所有关于某个词的违禁讨论。

  可等编辑们到了办公室,已经是早上9:30。编辑们傻了眼:此时,第二封警告信也早就到了。

  编辑们七手八脚把该删的删了,但还是超时太多。网站被勒令关闭12个小时。在这之后,这个不涉及新闻的文学网立即增设了值班编辑轮岗制度,保证24小时有人在岗。

  网站分管单位在不在北京,对审查有很大的区别。

  北京的阅读门户网站普遍活得艰辛——在圈内,这叫“大事小事都提溜出来臭打一顿”。但这也有好处,北京的网站内容都相对干净,“不会死得太快”。

  在中国原创网络文学平台里,起点中文网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近70%。赚得越多,自我审查越是要紧。在业内,起点中文网一直被当做网络文学审查的“风向标”。

  “起点解禁了什么,我们就解禁什么;起点下架了什么,我们就观望一下,按照起点的方向去走。”纵横文学网常务总编苏小苏用“容错率”来形容起点中文网:“他们站在最前面,要出问题他们得扛着,因此他们更怕出错,容错率更低。”

  “净网”运动,波及最大的是都市类小说。

  对于审读编辑们来说,排查都市类小说是件不划算的事:仙侠、奇幻题材审起来比较快,都市题材则要“下点功夫”——因为涉黄更多。

  “都市题材的读者,主要是进城务工的民工。”一位资深网络文学编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两类人群阅读都市小说的方式,多是通过手机。

  手机阅读高峰期发生在2011年。这一年,国产大屏幕智能手机流行起来,由于流量限制,手机看视频没法成为主流,几兆流量就能下载一本的网络小说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这种消遣在几年间形成井喷。到2013年,创世文学1500万活跃用户里,无线用户80%多;起点文学的这一比例,也达到60%。而作为国内最大的无线阅读渠道方,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用户数量则达到了1.6亿——这个从属于移动公司浙江分公司的“基地”,作用类似于淘宝:各网站的原创小说通过移动基地的平台上架,所获收入,原创文学网站和基地四六开。

  按照原盛大文学总裁、现腾讯文学CEO吴文辉的估计,2013年整个网络文学的收益大约是50亿人民币。而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披露:2013年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数字阅读方面收入是35亿人民币。

  手机阅读事实上挽救了一大批网络文学网站——手机阅读流行之前,网络文学站点几乎全部赤字。移动阅读出现后,新的读者群一开始就有了付费阅读的习惯:WAP订阅、APP下载、手机包月……网络文学实打实地开始盈利。

  2004年之前,月入3000元的写手已是网络文学“大神”;2013年,位列网络作家富豪榜首位的唐家三少,年入2650万元——当然,这个数字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小说衍生的周边产品。

  从网络阅读到手机阅读,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屏幕变小了。这意味着一屏之内可推荐的作品变少,书与书之间的订阅差距,也就因此拉大。这种时候,一个书名是否吸引眼球,就直接决定着作者的钱包。

  “书名里加个‘嫂子’,或者‘医生’,再配张香艳的图,就能戳中很多人。”苏小苏说,他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冲着钱去,而不像以前那样奔着兴趣,“在我印象里,哪怕2013年,都还没有像今年年初时这样:各大移动端榜首全是乡村小黄文。”

  手机移动阅读端原本还有一个“优势”:因为需要付费,网络爬虫技术难以渗透。这使得它天然容易成为一个滋生违禁题材的温床。

  移动阅读基地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七八十人的审读团队。这个团队叫做“精修组”。理论上,只要原创网站自查得力,移动阅读基地就不会违禁。但“精修组”用了一个更大的违禁词词库,织了一张更细密的网,来捕捉有意或无意漏网的鱼。

  “我们日常对合作网站文章的驳回率就保持在20%,净网行动对我们本身没什么影响,但对合作网站的确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工作人员说。

  截至南方周末记者发稿前,“净网”行动已经进行45天,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净网行动,移动阅读整体收入的确有一定下滑。

“我觉得我写的书有点低俗”

  “净网”也让写手们感到困惑。

  一些写手觉得自己在从事一项“高危职业”,他们不知道,“扫黄”之后,是不是还要扫点儿别的?编辑被约谈、拘留之后,是否还会轮到作者?

  4月11日之后,不少写手找到苏小苏,请求编辑“删书”、“屏蔽”。

  苏小苏问:“为什么要屏蔽你?”

  写手回答:“我觉得我写的书有点低俗。”

  “其实八成以上的作者都有被害妄想症。明明这个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一定会瞎想。”苏小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写官场小说的几乎是人人自危。觉得谁要是摊上了事,怎么都跑不了。”苏小苏说。

  人人自危的还有涉及暴力的写手。网络小说多为“主人公成长记”,强调快意恩仇,主人公不能受气。“主角要想不受气,打打杀杀在所难免。”苏小苏说,如果暴力的边界不足够清晰,“那全中国的网文编辑都得滚蛋”。

  黄色、官场、暴力,虽然低俗,却都是能为网站带来点击的。编辑们最不欢迎的是“夹带私货”的作者。有些历史作者喜欢穿越回古代搞城邦制,有些作者喜欢在作品里大发议论,编辑们担心这会让读者流失。很多作者被编辑们辛辛苦苦推上了排行榜,却没能管住自己的嘴,那只能让编辑们“恨铁不成钢”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苏小苏认定,“站在最前列的作家——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他们一个个都完全不在乎这件事。因为他们清晰定位了自己的作品,不黄、不擦边、不去刻意吸引眼球。”

  作为2013年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二名,天蚕土豆向来觉得:“黄有什么好写的?”

  “净网2014”,让他这个“局外人”也感到“比往年来得更猛了一些”。他觉得这是好事。“清理一下不规范的网站,对网络文学也会有健康的影响。”天蚕土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这点上,苏小苏和他想的一样——纵横文学网自查向来严格,这让他们在“净网”之后,反而受益颇多。

  天蚕土豆没什么“涉黄”的朋友。但他也听说,一些涉黄网站关停之后,与网站签约的“正派作家”也受到了牵连,“他们的作品暂时得不到保障”。

  偶尔,天蚕土豆也会觉得有点小小隐忧:“事情好像越来越大了。”

  他的感受并不是孤立的。“审查活动对正常写作的网络作家可能也有影响,主要原因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审核的明确标准,过于空泛的指导很容易让审查尺度过松或者过紧。”一位网络文学站点的总编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文中吴峰为化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河南邓州村妇私刻公章山寨人民政府 公开招聘公务员
下一条:石家庄正定县最高温度达43℃ 突破历史极值(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