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媒体看赣州:兴国县建万间广厦 圆“老表”安居梦

2014-05-12 08:58 来源:闽南网 0

【埠头乡】

推动安置点建设

建立困难户帮扶

  “铭记党恩,在感恩中进步”是埠头乡铭恩新村的名字来历。当闽南网记者赶到铭恩新村时,正好赶上兴国山歌剧团的下乡演出。村前的小广场上围满老人、小孩。他们搬着小板凳排排坐,认真地观看节目。生动有趣的节目时不时逗乐台下的观众。

兴国县茶园乡敬老院现貌
兴国县茶园乡敬老院现貌

俞锦玉向记者展示新家和旧居
俞锦玉向记者展示新家和旧居

  环绕在小广场周围的是铭恩社区的安置点。《若干意见》出台后,铭恩社区集中新建安置309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在建设过程中,埠头乡创新性地提出了安置点建设的三种模式,分别是联排新建模式、套房安置模式、产权置换模式。

  60岁老人刘扬泉是垓上村村民,和养女刘见华相依为命,以捡破烂为生。一直以来,他住在祖辈传下来的百年老屋,由于残陋破败。刘扬泉告诉闽南网记者,老屋很破旧,雨天还漏雨,经常整也睡不着觉。在去年2月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刘扬泉以“产权置换模式”获得了一套60平方米的集中安置房。

  刘见华今年19岁,患有轻度痴呆,先前不愿与人接触。搬到铭恩社区后,小姑娘的性格开朗了许多,被聘为社区保洁员,还在学校五年级读书、认字。

  在刘扬泉家中有一面“山歌墙”,贴满了他自己创作的山歌。怀着感恩的心,刘扬泉主动提出为村民和建筑工人义务送茶水。他把自己的电话写在门上,以便村民联系他。

【茶园乡】

光荣敬老院升级

两红人员有着落

  茶园乡是兴国县最偏远的地区之一,群山环绕,民风纯朴。1976年,茶园乡创建了光荣敬老院。由于资金不足,敬老院住房不足,设施简陋。2012年4月,茶园乡被定为江西省“四个一”扶贫开发定点联系乡镇。光荣敬老院的扩建项目被列为茶园乡扶贫开发第一批重点项目。

  升级后的敬老院有70间住房,包含宿舍、厨房、膳厅、娱乐活动室、健身房等,能满足全乡95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需求。

  孔目村村民林上流带着他101岁高龄的母亲和妻子就住在光荣敬老院。林上流夫妻无子女,是五保户。“这里比原来家里好多了,吃穿不愁,环境又好。”林上流说。现在,他们一家三口每月每人可获得30元的生活补贴,每人55元新农保。另外,母亲还享受着300元每月高龄补贴以及每月130元的烈士子女补贴。住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林上流一家有时候会做做零工,贴补家用。

  为了帮助居住在危旧土坯房的“两红人员”,茶园乡在幸福新村设置了安置点。两红人员只需支付5万块钱,就可以拥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革命烈士家属俞锦玉,原先居住在茶园乡里溪村。低矮昏暗的房屋、摇摇欲坠的木门、墙体剥落的老房子。愁坏了老俞一家。2012年,老俞带着家人住进了幸福新村。老俞向闽南网记者展示了新旧房子的对比图,一直称赞,新的安置房很漂亮。“自从住进新房子里,我有种老来发春的感觉。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心情越来越好。”

  据闽南网记者了解,幸福新村安置点目前已完成第一期39栋、第二期14户安置房,并已全部安排入住。三期工程11栋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开挖地基,预计10月底可完工入住。(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深圳遇特大暴雨致严重内涝原因 现代都市为何不堪一击?
下一条:李金标案:湖南嘉禾警方被指栽赃无头奸杀少女案给疑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