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管道泄漏自来水苯超标 市长向市民道歉
声音
别让百姓用生命监测水质
新华社
昨日评论
水安全事件近年来已在多地发生,仅今年初以来发生的自来水不达标和异味事件就有10余起。巧的是,多数地方政府都是在组织联合检测后宣布“水质合格”了事。作为生命之源,一滴水足以映射出供水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态度。但愿兰州水危机事件能够成为一面镜鉴,警醒各地加强水质监管及其信息发布,确保饮用水安全,不要再让百姓用生命健康监测水质。
水厂输水沟下埋兰州石化管道
30年前就曾漏油
据了解,自流沟是兰州威立雅公司第一水厂与第二水厂之间的一条输水沟,现已使用数十年,沟下有兰州石化的管道。
其实,这条自流沟长期以来都是兰州自来水的一大隐患。兰州威立雅公司董事长姚昕说,自流沟建成投用至今已运行近60年。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就发生过一次漏油事件,可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又使用到现在。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第二水厂北侧约500米的地方有中石化的303和304两家工厂,分别生产化肥和橡胶。在水厂北门对面还有多家废品收购站,而南门附近也有小型化工厂。
焦点
发现时间不断“被延后”
兰州有关部门是何时发现苯超标的?这一问题对确定信息发布是否迟缓十分重要,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关部门的说法并不一致,时间相差10个小时以上。
记者从甘肃省有关部门了解到,4月10日17时,兰州威立雅公司在进行水质检测大分析时,发现苯含量超标。而据兰州威立雅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发现苯超标的时间是10日23时。到了11日,发现时间又有了变化,当日16时30分,兰州市政府、甘肃省环保厅、兰州威立雅公司和兰州疾控中心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称,发现苯超标的时间为11日。
不仅如此,苯含量也出现“跳水”。据了解,兰州威立雅公司10日17时对出厂水的检测数据是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到了新闻发布会,这一数据降到78微克/升。但不管哪一个数据都是严重超标。
直击
抢完自来水抢牛奶
前天下午6点半,记者来到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步行街上的亚欧超市,此时矿泉水早已断货,牛奶、脉动和茶饮料也被抢空了,工作人员刚把补的货推过来,还没来得及上架,就被市民抢进了购物车。
除了大型超市,记者发现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内的水也都被抢购一空,只剩下空荡荡的冰柜。个别便利店里的矿泉水一度涨价,原本20多元一箱的矿泉水瞬间价格翻倍,即便如此,店门口也还是排着长队,店家不得不每人限购一箱。
背景
“威立雅”屡屡发生问题
威立雅水务集团为法国水务巨头,是全球最大的三大水务集团之一。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水务在全世界水务领域排名第一。目前,威立雅水务集团已在中国一半的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为其中的2700万人口提供全面水务服务。项目分布在成都、珠海、上海浦东、北京卢沟桥、青岛、深圳、呼和浩特、常州、昆明、兰州、海口、天津等地。因为威立雅水务多次出现自来水安全问题,威立雅在中国的争论越来越大。
据资料显示,2007年7月,被曝出威立雅旗下的青岛威立雅负责运营的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擅自将污水处理厂回用水管道接到了自来水主管道上,回用水进入自来水主管道后,污染了自来水的水质;2009年,由于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操作失误,导致三千多用户自来水受污染无法使用;2014年1月,海口威立雅水务涉嫌环境违法,被当地民众称之为排污钉子户。(来源:新华 法晚 北晚 人民 中青 南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