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会代表委员: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民生问题

2014-03-06 10:49 来源:闽南网 0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三个1亿人”让人耳目一新。

  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

  代表委员认为,这是指引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三维坐标”

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
报告解读

  闽南网3月6日讯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三个1亿人”的表述让人耳目一新。

  专家认为,“三个1亿人”的表述,意味着拆“篱笆墙”、降“高门槛”、抹平鸿沟,是指引中国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三维坐标”。

  关键词 城镇化

  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

  【报告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

  报告还提出,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

  【报告解读】

  缓解困扰多年的春运怪圈

  “三个1亿人”看似简单的五个字,从制度建设、价值取向、宏观布局等层面细细分析,却蕴藏着诸多改革深意,描绘出指引中国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三维坐标”:拆除隐形“篱笆墙”,落实以人为本;降低圆梦“高门槛”,实现共享文明;抹平东西部经济鸿沟,力求区域发展均衡。

  户籍制度就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道隐形“篱笆墙”。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说:“入户门槛太高,让许多农民工根本不敢想能否留在城里。如果户籍问题解决,教育和医疗问题有了保障,想留城的农民工才能慢慢实现市民化。”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困扰多年的春运怪圈也会缓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华南城市规划院院长胡刚说。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报告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倡导全民阅读。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报告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肖伟:提出全民阅读这个概念,反映了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升。同等学历的阅读量,我国和日本、韩国、以色列相比,有的相当于人家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但我相信,只要全社会都来倡导,就能逐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 医改

  创新社会资本办医

  【报告摘要】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报告解读】

  给医改开“中国处方”

  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认为,医改在世界上没有统一“范本”。新一轮医改以来,“中国处方”取得了明显“疗效”。期待下一步继续加大社会公共卫生投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百姓“病有所医”,让医院从“效益至上”转为“患者至上”。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书平表示,“家门口的医生很有用”,“要让百姓真正能就近享受到医疗服务,就应当进一步在全国城镇推广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王书平说,家庭责任医生的服务工作,集中在特困、孤老、高龄空巢、离休老人、失能、失独等重点人群,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签约服务形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健康行为等问题。(文图 新华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关键词 治霾:“水陆空”三位一体向污染宣战
下一条:两会关键词:“舌尖上的安全”应全过程无缝监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