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年”引发公务员辞职热潮 超九成坦言不好当

时代周报   2014-01-09 09:58

  ■ 链接

  2013年,公务员遇到的那些禁令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改进作风八项规定。此后一年,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禁令”连续出台。

  ●7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

  ●9月3日 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

  ●10月31日 中纪委《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

  ●11月21日 中纪委《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

  ●12月8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12月27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务实节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12月29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声 音

  不收礼更好办事,必须依规办,收了总觉得办事被动。工作压力也减小了,很少有各种领导特别关注的项目了。

  ——云南昆明某单位科员

  中央八项规定初衷和效果都是好的。但是,一刀切带来的问题还是有,一些正常的办公开支也被大量削减。比如,政府部门很多时候需要外聘一些工作人员,如巡逻队等队伍,逢年过节时连一顿饭都不能请他们吃,对这一部分编外的工作人员来说,就非常缺乏归属感。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反腐倡廉是好的,但是有些时候太极端了,并

  顾客在商场的高档白酒货架前驻足挑选。春节临近,受“禁令”影响,以高档白酒为代表的节日礼品市场面临考验。

  去年一年,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再到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具体“禁令”,几乎涵盖了公务员们工作生活各个方面。

  一些分属各系统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为官不易”,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甚至考虑离职转型。不过也有公务员表示,受“禁令”影响应酬减少后,自己身体状况要比以前健康,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同样发出感慨的,还有那些常与公务员打交道的企业负责人,作为送礼的“主力”,在“禁令”之年,他们的送礼金额大幅下降。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些“禁令”能长期发挥作用。

  个案

  “禁令”重压下 调动变离职

  张俊和陈芳是夫妻,两人三年前同时考上公务员,在江西两个不同的城市工作。

  去年之前,夫妻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能调到同一个城市。随着“禁令”而来的福利取消、隐性收入减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眼下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已经变成了:谁离职。

  消失的“收入”

  虽然长期无法团聚,但张俊还是对之前的生活感到满意:他和陈芳都是端着“金饭碗”的公务员,各方面都比较稳定。收入方面,两人的工资并不高,加起来每月约在8000元左右,不过所在的系统面对企业,多少有些“油水”来补贴生活。

  张俊说,逢年过节,他和妻子都能收到购物卡和高档烟酒等礼品,加上单位作为福利发放的一些日常用品,两人日常生活开销几乎不用自己花钱。

  去年,随着中央一道接一道的禁令,张俊发现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所在单位的一些福利取消了,原本的隐性收入,也因为高压政策不敢收了。“购物卡、烟酒都不敢收了。”张俊笑称,2014年的挂历都是自己掏钱买。两个人的开支又彻底回到用工资卡结算上来,这让两口子一下子觉得自己“很穷”。

  离职起争议

  张俊说,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和妻子分居两地的问题,但公务员调工作对于没有关系的他俩来说太难,加之现在“生活不易”,于是其中一个离职,到另一人所在的城市去的想法开始浮现。

  陈芳说,两个人准备要孩子,现在双方都是公务员的日子,今后肯定不好过。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夫妻俩开始讨论谁离职的问题。张俊纠结的是,他的发展前景更好一些,而妻子在省会,城市各方面设施又好过自己所在城市。

  陈芳则认为男人不应把青春消耗在朝九晚五的日子里,“他应该出去闯一闯。”

  这个事情从最初的讨论,演变成了两人的口角。张俊也无奈,自己并没指望通过当公务员发财,可原本平静富足的生活也被打破,让他觉得多少有些残酷。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台教育部门负责人禁止学生赴大陆交流,马办
  • 案情有逆转?柯文哲今日再出庭,将与证人交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在严查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