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正敏学历造假后续 14年师徒“实名举报”成陌路

2014-01-08 10:27 来源:闽南网 0

  而立之年

  考上偶像的研究生

  1999年,已经31岁的王宇澄,从南京鼓楼医院辞职,考上了王正敏的研究生。“我一直希望继续搞科研,他在学术界拥有很高声望,是我的偶像。”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王宇澄仍难掩激动之情。

  然而,由于身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主任职务的王正敏忙于手术和会议,王宇澄几乎是从2003年才开始接触到导师,而“不苟言笑,严肃认真”是导师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王宇澄说,自己没想到,导师很快就主动请他当秘书,负责协助日常工作。

  从1988年至今,跟着王正敏临床学习的学生只有50人,这些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因此能够成为王正敏的秘书,王宇澄倍感荣幸。

  对于这个在班里年纪偏大的学生,王正敏也毫不掩饰王宇澄留给他的深刻印象:“挺能干的。”后来,王正敏要评院士,推荐王正敏的院士中有人过世了,推荐人不足。王宇澄便通过自己的亲属为导师找到两名推荐人。最终,有7名院士对王正敏教授进行推荐。

  2005年12月,增选院士名单公布,王正敏当选,成为医院唯一一位院士。

  职称评定

  老师没有帮忙?

  在之后的评职称中,王宇澄遇到了哪些困难?

  王宇澄说,“对我来说,评上副高很重要,但是起初我落选了。”于是,王宇澄跟学校提交了申请,“由于我实力不错,校方说可以给我添一个名额。王正敏是学术委员会主席,院士是学校的权威,他有决定权。”

  当王宇澄去跟王正敏说这个好消息时,他却泼了一盆冷水:“不要再争了,能上就上,上不了就算了。”王宇澄当时蒙了,“之前我那样帮他,他却这样待我。”

  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下,王宇澄花了一万多元给王正敏的老婆送了一枚钻戒。

  王宇澄说,“评副高时他表面上同意,后来我听说投票时他没投我,最终没能评上职称。”

  王正敏对此却有另一种说法。“有一段时间,他多次提出让我帮忙提拔他副高职称。由于他升副高之前声誉不好,他破格提升难度比较大,需要找院士,这个名额很少,竞争很激烈,要求更高。作为老师和推举人,我在大会上帮他说了话。”

  但奇怪的是,王宇澄在媒体采访时,说有三个人都同意,唯独王正敏不同意,所以他没有被破格提升。王正敏说,“这完全是瞎话,我自始至终都是投他的票,这话是哪里来的我也不知道。”

  推荐阅读: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论文被爆造假 获国家数千万经费

  院士王正敏举报案追踪:复旦举报人要求升职

  中科院多院士联名除名王正敏 促进院士制度改革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陕西蒲城大巴爆炸案最新进展 4名死者身份已确认
下一条:中科院多院士联名除名王正敏 促进院士制度改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