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淮河公路桥“脱皮”疑采用外国材料不适高温所致

2013-11-29 10: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0

  日前,有网友反映安徽蚌埠市大庆路淮河公路桥建成不满9个月即出现“脱皮”现象,而大桥工程方面负责人解释“脱皮”原因是桥面使用的外国材料不适应蚌埠高温,“水土不服”造成。网友表示解释很“雷人”,质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

  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记者28日晚第一时间从蚌埠市委宣传部获得正面回应。大桥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梅占军介绍,大桥主桥为长360米的钢箱梁结构,其他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今年8月中旬,由于遇罕见高温,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主桥主跨钢箱梁桥面出现局部车辙,“脱皮”表述不准确。

  “发现问题后,工作人员一直进行跟踪观测,直至9月下旬,气温降低,车辙才没有进一步发展,也没发现松散、开裂等现象。另外,主桥钢箱梁以外桥面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情况。”梅占军说。

  梅占军坦言,钢桥面铺装目前属业内难题,设计时既要考虑高温抗车辙,又要考虑低温抗开裂,沥青铺装结构层的选择比较难把握,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经国内知名专家研判,今年夏季罕见的持续高温,是造成桥面出现车辙的主要诱因。

  “前期研究桥面铺装方案时,确实也对持续高温导致车辙的问题考虑不够充分。”梅占军表示,问题发现后,已经反馈给施工单位,施工方协同专家组提出了维修方案。

  “车辙只是钢箱梁桥面沥青铺装层的轻微病害,对桥梁结构安全没有影响。但是为避免冬季恶劣雨雪天气造成车辙内积水结冰,施工方已于11月16日完成维修施工。”大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丁伯承说。

  推荐阅读:安徽耗资7亿大桥仅9月脱皮 称进口材料水土不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劳模诉国土部强征1.87万亩地 索赔3.6亿经济损失
下一条:美国宇航员太空寻找“嫦娥”录音走俏网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