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徽耗资7亿大桥仅9月脱皮 称进口材料水土不服

2013-11-27 19:23 来源:安徽网 0

蚌埠大庆路淮河公路桥资料图

蚌埠大庆路淮河公路桥资料图

  “我们使用的沥青是从韩国进口的,粘贴剂是英国的,而这些国家生产和设计这些材料是根据本国的环境,却不能适应蚌埠的温度。”

  据媒体报道,耗资近7亿、历时三年建成的蚌埠大庆路淮河公路桥,于去年12月底正式通车,但仅9个月后,主桥面大面积出现"脱皮"现象。市民质疑是豆腐渣工程,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解释。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除了车辆超载因素,最主要的是桥面上使用的全部是进口材料,而外国的材料设计不适应蚌埠的高温。

  纵横点评:“外国材料水土不服”不一定是雷人雷语,或许的确是客观原因。但大桥设计建造之初,难道就没有考虑到温度、气候的差异?这样的解释无法让责任人推卸责任,恰恰是自证了其罪。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全国假日办提出春节调休方案 第三个休假方案获最多支持
下一条:中共中央发布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