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局性改革方向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1-02 10:31

  全局性改革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3日在武汉市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被认为是本届三中全会的定调。会上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等六个重大问题,被称为“习六点”。

  前述智囊人士指出,目前市场热议的议题偏重于经济和市场改革,但无论是从十八大报告还是“习六点”来看,本届三中全会都将更注重整体性、系统性、配套性的改革,而非单个领域的细节改革。

  从近期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也可看出,“全面深化改革”占据着重要议题的地位。

  8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昨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上述人士称,从目前释放的信号来看,本次会议会更注重全局性的部署,在细节上很难有具体的突破。具体领域的改革很可能根据全会报告的总框架,在未来逐步实施。

  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尽管三中全会还未召开,但本届政府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决心已经十分明显。半年多来,本届政府多次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不少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错位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3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改革,未来中国要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依靠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和李克强都主张让市场机制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且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通过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不再行之有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暗示打算将经济增长重心转向内需。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迟福林认为,政府的一系列动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相结合的改革方向,这种全面的改革思路有利于改革更深刻和彻底。

  推荐阅读:中共第18届委员会三次会议 于11月9日在北京召开

  多媒体报道三中全会改革方向 新领导层如何抉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会前前瞻

  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土改概念股改革内容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议题侧重政治体制反腐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习李线路图大解密

  十八届三中全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署方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望出台国企改革方案

  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房产税再入议题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象牙白塔”到“西部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