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贵州削减八成血浆站引血荒忧虑 医院抢购血液制品

2011-08-08 08:52 来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最后的“血寨”

一个靠“卖血”维持家庭开支的贵州苗寨的生活图景

  7月26日,贵州省贵定县,潘德江站在岩脚寨小学门口等待拍照,他有点局促不安。他穿着10块钱买来的解放鞋,挽着裤腿,旧衬衫上有汗渍和污垢。

  “我穷成这样,都不像个老师,还是别拍了……”潘德江说。

  他是这所小学的校长。

  另一名老师潘德禄建议把学校的五星红旗拿出来,以使他们更像教师。于是,这所学校仅有的两名老师一左一右展开旗帜。

  烈阳下旗帜鲜红如血。

  数日前,两名老师刚刚去血浆站“供浆”,各得款170元。当地人直呼供浆为“卖血”,这应是他们数年卖血生涯的最后一次。

  7月31日之后,血浆站将关闭。

  随着血浆站关闭,潘德江可能再度出去打工。 “我现在一念之间,决定学校存亡。”

学历最高的人

高中读了半年的潘德江,迄今为止还保持着寨子里的最高学历

  39岁的潘德江迄今为止还是岩脚寨学历最高的人。

  岩脚寨因地处一堵巨岩之下而得名。现在寨子合并到森山村,成为一个自然村(大队)。

  队长潘德洲介绍,这个苗族寨子建于明朝,迄今400多年了。全寨人都姓潘。

  岩脚小学则建于民国年间,迄今也快百年。但小学从没来过一位“正规”教师。

  “太偏僻了,报酬也低,正规老师都不愿意来。”潘德江说。

  古寨过去没出过秀才,现在也没出过一个大学生。

  潘德江读了半年高中,成绩好但交不起一学期175元的学费,1990年辍学回家,成了岩脚小学的代课教师。从此保持着最高学历。

  教到1995年,工资最高涨到每月80元。“当时年轻,心花。”潘德江去广东打工了。

  在广东打工6年。潘德江说有家工厂准备把他招为正式工。但他是独子,父母年纪大了,按照苗寨传统,他得回到父母身边尽孝。

  潘德江2001年回到岩脚寨,继续当代课教师。工资依旧是每月80元。

  这一年,第四个孩子出生。潘德江说,生完两个孩子后,老婆唐淑芳结扎了,手术没做好,后来超生了老三。2001年他又去结扎,还是手术失败,生了老四。

  乡政府不管“手术意外”,罚款7000元。

  此时,寨子里已经有几十个人去龙里县“卖血”。按照国家《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采浆实行区域管理,不得跨区采。岩脚寨划在龙里县。

  唐淑芳也跟着大家去。

  “当老师亏本。”潘德江说,到2009年,他多年打工的积蓄用光了,4个孩子也陆续上学。他也跟着老婆去卖血。

  第一次卖血,在县城碰到高中同学和老师。“他们有的当老板了,有的在县政府当干部。”潘德江硬着脖子说,“来卖血”。

  师友们都连忙说“好的,好的,没什么”。大家很热情,请他吃饭。

  “当年我成绩比他们好,现在混到卖血,我知道其实他们心里是看不起的。”从此去卖血,潘德江小心躲避熟人。

分享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人保部开始调研公务员津补贴 为工资改革做准备
下一条:爆料人改口称“山西陈醋95%为勾兑”系误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